[實用新型]利用雷電使石墨轉化成金剛石的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71787.3 | 申請日: | 2007-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21131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24 |
| 發明(設計)人: | 簡笑英;姚加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簡笑英 |
| 主分類號: | C01B31/06 | 分類號: | C01B31/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匯力通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慧芳;王鎖林 |
| 地址: | 518051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雷電 石墨 轉化 金剛石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合成金剛石的技術,特別是一種利用雷電使石墨轉化成金剛石裝置,它使雷電所釋放的能量得到實際應用。
背景技術
石墨和金剛石是碳的同素異形體,這兩種晶體結構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對應關系,對石墨施加高溫、高壓,促使碳原子產生輕微的移動,能使石墨轉化為金剛石,這是已被證實的技術。現有的用石墨制造金剛石技術,如爆炸合成法等,需要通過復雜的設備來實現石墨轉變成金剛石需要的高溫、高壓環境(至少15000個大氣壓、攝氏1500度的高溫條件),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成本高,不夠經濟。
有關資料介紹:普通雷電產生的電力約為10億瓦特,而超級雷電產生的電力則至少有1000億瓦特,甚至可能達到萬億至100000億瓦特。閃電的溫度,從攝氏一萬七千度至二萬八千度不等。現在雷電能量還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每次閃電釋放的能量相當巨大,沒能加以利用是非常可惜的。如何利用雷電釋放的能量來合成金剛石的方案未見有關文獻披露。
發明內容
鑒于現有的石墨制造金剛石技術、雷電能量應用方面存在的欠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利用雷電使石墨轉化成金剛石的裝置,該裝置引用雷電轟擊埋在地下的石墨,使石墨在巨大的雷電能量反復多次作用下轉變為金剛石,在瞬間最大限度利用了雷電能量,實現了金剛石的低成本制造。
本實用新型的利用雷電使石墨轉化成金剛石的裝置,包括:金屬引雷塔、固定支架以及埋入地下的封閉的石墨室,石墨室內填充有石墨,金屬引雷塔通過固定支架固定在地面上面,金屬引雷塔下部的金屬導電體穿過地面與地下的石墨室內的石墨接觸,雷電產生的強大電流由金屬引雷塔導引流至石墨室內的石墨上,產生高溫、高壓,使部分石墨在高溫高壓下轉變成金剛石。
其中,石墨室可以是一個混凝土封閉體。石墨室也可是地面下的一個土坑。
該裝置安裝在地面上的雷電多發地區。每次雷電發生的時候,通過金屬引雷塔的導引雷電直接轟擊埋于地下的石墨室內的石墨,產生高溫、高壓,從而部分石墨在高溫高壓下變成金剛石。經過多次的導引雷電轟擊,使很多石墨變成了金剛石。
本裝置開辟了雷電能量新的應用途徑,直接利用雷電釋放的能量來合成金剛石,比傳統合成方法的成本降低,轉化率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典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描述。
參照圖1,典型實施例利用雷電使石墨轉化成金剛石的裝置包括:金屬引雷塔1、固定支架2以及埋入地下的封閉的石墨室4,石墨室4內填充有石墨5,金屬引雷塔1通過固定支架2固定在地面3上面,金屬引雷塔下部的金屬導電體穿過地面3與地下的石墨室內的石墨接觸。雷電在金屬引雷塔的導引下,雷電產生的電流經由金屬引雷塔流到石墨室內的石墨上,強大的雷電電流在石墨上產生轉化需要的高溫、高壓,使部分石墨在高溫高壓下改變結構變成金剛石。
圖1中,石墨室4是一個混凝土封閉體,它埋入地面下,金屬引雷塔1下部的金屬導電體穿過地面3、混凝土封閉體的上壁與混凝土封閉體內的石墨接觸。上述石墨室4可以是地面下的一個土坑。
金屬引雷塔1包括塔身,塔身下部的金屬導電體穿過地面與地下的石墨室內的石墨接觸,塔身上端設置引雷針。
金屬引雷塔1的塔身上端的引雷針包括位于中間的豎直引雷針,在豎直引雷針周圍分布若干傾斜引雷針。
該裝置安裝在地面上的雷電多發地區。每次雷電發生的時候,通過金屬引雷塔的導引雷電直接轟擊埋于地下的石墨室內的石墨,產生高溫、高壓,從而部分石墨在高溫高壓下變成金剛石。經過反復多次的導引雷電轟擊,使很多石墨變成了金剛石。本裝置利用雷電釋放的能量來合成金剛石,成本降低,轉化率提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簡笑英,未經簡笑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7178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