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翻面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70561.1 | 申請日: | 2007-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24516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銘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銘勇 |
| 主分類號: | B27M3/04 | 分類號: | B27M3/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創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向武橋 |
| 地址: | 518000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翻面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復合地板制造領域,尤其是關于一種應用于復合地板壓貼生產線的翻面機。
背景技術
如圖1及圖2所示,現有翻面機包括機架60、驅動軸61、電機62、轉盤63及叉桿64。該驅動軸61水平安裝在該機架60上并由電機62驅動,該轉盤63有兩個并分別垂直安裝在該驅動軸61的兩端,兩個轉盤63上均安裝有叉桿64,電機工作時,其通過驅動軸帶動固定在該轉盤上的叉桿轉動,即叉桿的運動軌跡為一整圈。但是,該種翻面機具有如下缺點:叉桿的運動軌跡為一整圈,使整個翻面機的工作高度高,但是在生產線上,壓板的工作高度不能在同一高度上,有的需要一個下料的高位差,所以需要在地面上挖一個下沉坑,從而造成:1)基礎投資大;2)安裝周期長;3)對于技改的企業,會影響正常生產;4)有下沉坑不易清理現場,對地面要求高;5)動力設備多,設備投資大,耗能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有效降低工作高度的翻面機。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翻面機,包括機架、翻轉軸、翻轉驅動機構、往復移動動力機構、往復移動傳動機構及叉桿,該翻轉軸水平放置在該機架上,該翻轉驅動機構設置在該機架上并與該翻轉軸動力連接,該翻轉軸的兩端均固定有轉盤,各轉盤上均設置有可沿對應轉盤的徑向往復移動的叉桿,該往復移動傳動機構設置在該轉盤上,各叉桿與對應的往復移動傳動機構連接,該往復移動傳動機構與對應的往復移動動力機構連接。
所述的往復移動傳動機構包括齒輪轉軸、齒輪及齒條,該齒輪轉軸有兩根,該兩根齒輪轉軸均垂直該翻轉軸并分別通過軸承安裝在該兩個轉盤上,該齒輪轉軸與該往復移動動力機構動力連接,該齒輪固套在該齒輪轉軸上,該齒條固定在叉桿上,該齒輪和該齒條嚙合。
所述的兩個轉盤上均設置有界定叉桿往復移動軌跡的叉桿托輪,每根叉桿與兩排叉桿托輪對應,且每根叉桿插入對應的兩排叉桿托輪之間。
所述的每個轉盤上均設置有兩個叉桿。
所述的齒輪轉軸的上、下兩端均固定有從動板,該往復移動動力機構的輸出軸上固定有具有叉槽的聯軸器,該叉槽與該從動板匹配。
所述的往復移動動力機構為電機和減速箱。
所述的翻轉驅動機構包括電機及同步帶,該電機的電機軸與該同步帶動力連接,該同步帶與該翻轉軸動力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往復移動傳動機構和動力機構,使叉桿翻轉到位后可水平退回,有效降低了整個翻面機的工作高度。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翻面機的主視圖;
圖2是現有翻面機的左視圖;
圖3是具有本實施方式翻面機的復合地板壓貼生產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翻面機的主視圖;
圖5是翻面機的俯視圖;
圖6是翻面機的右視圖;
圖7是圖6中A所指處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3所示,本實施方式翻面機應用于復合地板壓貼生產線,該復合地板壓貼生產線包括順次銜接并構成U形的進料升降臺70、進板皮帶機71、壓機72、第一支架73、翻面機74、第一推板機75、第一清邊器795、第二支架796、晾板機76、第二推板機77、第二清邊器797及出料升降臺78。該進料升降臺70、進板皮帶機71、壓機72、第一支架73及翻面機74在縱向順次放置,該第一推板機75、第一清邊器795及第二支架796在橫向放置,該晾板機76、第二推板機77、第二清邊器797及出料升降臺78在縱向順次放置。該復合地板壓貼生產線還包括在橫向放置并銜接進料升降臺70和出料升降臺78的鏈條機79,從而使進料位置和出料位置銜接起來,同時,在該鏈條機79的橫向兩側分別延伸出一個上料位置791和一個下料位置792,該上料位置791和下料位置792分別設有叉槽793、794,該叉槽便于叉車上料或下料。該壓貼生產線工作時,可以在上料位置791先叉放一托盤的待壓基材,當進料位置的基材空時,進、出料升降臺70、78均下降,鏈條機79起動,將上料位置791的待壓基材運到進料位置,同時進料位置的原進料保護板運到下料位置792,下料位置的已壓貼好的大板運動到出料位置,等待叉走。該鏈條機同時完成原先的四個獨立作業,使壓貼生產線停頓的時間下降到最小,提高了生產線的生產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銘勇,未經張銘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7056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