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條碼打印機的電磁屏蔽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70127.3 | 申請日: | 2007-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15280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0 |
| 發明(設計)人: | 蔡江濤;趙翔;王后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東方開元信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微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9/00 | 分類號: | H05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司君智 |
| 地址: | 100089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條碼 打印機 電磁 屏蔽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子設備的電磁屏蔽結構,尤其是條碼打印機的防止電磁輻射和電磁干擾的結構。
背景技術
人們常說的射頻干擾(Radio?Frequency?Interference-RFI)是指元線電廣播范圍的干擾。1934年在巴黎舉行的國際無線電干擾特別委員會(CISPR),就是第一次開始對電磁干擾及其控制技術的世界性有組織的研究。在人類進入信息化社會的今天,電磁波作為;一種資源已在OHz~400GHz寬頻范圍內,廣泛地用于信息技術;品中,如汽車、通信、計算機、家電等;品,大量地擁人社會和家庭。伴之而來的電磁干擾也就從甚低頻到微波波段,無孔不入地輻射或傳導至運行中的子設備或系統以及周圍的環境。給設備或系統以及生態帶來各種各樣的危害。
條碼是迄今為止最經濟、實用的一種自動識別技術。條碼技術最早產生在上世紀的二十年代,誕生于Westinghouse的實驗室里。1949年的專利文獻中才第一次有了Norm?Woodland和Bernard?Silver發明的全方位條碼符號的記載,在這之前的專利文獻中始終沒有條碼技術的記錄,也沒有投入實際應用的先例。直到1970年IterfaceMechanisms公司開發出“二維碼”之后,條碼的技術和條碼的識讀和打印的設備才得以在市場上應用。然而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期條形碼才在中國的市場上得以迅速的應用和發展。
條碼是由一組按一定編碼規則排列的條、空符號,用以表示一定的字符、數字及符號組成的信息。條碼系統是由條碼符號設計、制作及掃描閱讀組成的自動識別系統。條碼技術有以下特點:
1、輸入速度快:與鍵盤輸入相比,條碼輸入的速度是鍵盤輸入的5倍,并且能實現”即時數據輸入”。
2、可靠性高:鍵盤輸入數據出錯率為三百分之一,利用光學字符識別技術出錯率為萬分之一,而采用條碼技術誤碼率低于百萬分之一。
3、采集信息量大:利用傳統的一維條碼一次可采集幾十位字符的信息,二維條碼更可以攜帶數千個字符的信息,并有一定的自動糾錯能力。
4、靈活實用:條碼標識既可以作為一種識別手段單獨使用,也可以和有關識別設備組成一個系統實現自動化識別,還可以和其他控制設備聯接起來實現自動化管理。
5、條碼標簽易于制作,對設備和材料沒有特殊要求,識別設備操作容易,不需要特殊培訓,且設備也相對便。
而今條碼應用的領域較多,條碼打印機也隨之應用到各個領域,包括政府機關的機要函件處也用到了條碼打印機。但是原本的條碼打印機雖然通過了3C認證,在電磁兼容檢查(EMC)上已經通過了認證,但是它并沒有完全的消除電磁干擾和電磁輻射泄漏的危險,本實用新型專利就是改造了一款市場主流的產品TSC?TTP-243E?PLUS,使其成為一款低輻射條碼打印機,以適應特殊行業的特殊需求,信息技術設備在正常使用的過程中不會發生電磁干擾以影響其它設備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目前同行業的條碼打印機多種多樣,但是市場上并沒有見到過做了屏蔽電磁輻射泄漏和電磁干擾以保證信息安全的產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低輻射條碼打印機,是對此通用市場上的條碼打印機TSC?TTP-243E?PLUS做了進一步的改進,主要針對電子信息產品電磁問題的電磁干擾和電磁輻射泄漏(EMI)做了有效的防范措施,以保證該條碼打印機在電磁干擾和電磁輻射泄漏等方面符合特殊行業——政府機要信息處理處在處理機要函件的相關標準。使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條碼打印機可以屏蔽和減小電磁干擾和電磁輻射,以保證信息技術設備工作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以防止信息技術設備對安全信息的電磁輻射泄漏。
本實用新型中提到的條碼打印機所產生的電磁干擾和電磁輻射的主要來源是打印機在工作時會產生間歇或連續性電壓電流變化,尤其在打印工作開始的瞬間電壓電流的變化速率相當快,導致在不同頻率間產生電磁能量,而相應的電路則將這種能量發射到周圍的環境中。而產生的電磁能量由兩種方式離開或者進入另一個電路,輻射和傳導。信號輻射是通過外殼的縫、槽、開孔或其他缺口泄漏出去;而信號傳導則通過耦合到電源、信號和控制線上離開外殼,在開放的空間中自由輻射,從而產生干擾或電磁泄漏。
其次,電源線是電磁干擾傳入設備和傳出設備主要途徑。通過電源線,電網上的干擾可以傳入設備,干擾設備的正常工作。同樣,設備的干擾也可以通過電源線傳到電網上,對網上其它設備造成干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東方開元信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微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東方開元信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微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7012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