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微創腋臭根治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70116.5 | 申請日: | 2007-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70374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11 |
| 發明(設計)人: | 鄭泉洲;趙鴻儒;章寶喜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泉洲;趙鴻儒;章寶喜 |
| 主分類號: | A61B17/32 | 分類號: | A61B17/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德楨 |
| 地址: | 132011吉林省吉林市解***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腋臭 根治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創腋臭根治器。
背景技術
治療腋臭以及多汗癥的有效手段,在國內外醫學界公認的是采用手術治療。刮吸法手術治療能有效的清除腋部皮下大汗腺、破壞毛囊組織,同以往手術皮瓣切除、S形、Z形皮下分離術、激光、注射等方法比較,具有治療徹底、切口小、創傷小,簡便快捷,術后無瘢痕,恢復快等優點,已為大多治療室采用。
刮吸法使用的器械為腋臭刮刀、抽吸管和負壓吸引裝置,腋臭刮刀為長管狀管體1,如圖1-1所示,其前端為舌形口11,可從皮膚的切口處刺入,后端連接子在手柄2上,手柄2上設有可調節壓力的氣孔21,手柄2的后端上的抽氣孔3與抽吸管連接,而抽吸管與負壓吸引裝置的負壓孔連接;現有的腋臭刮刀采用的圓柱形長管,如圖1-2所示,其側壁上開有第一側孔12和第二側孔13,便于負壓吸脂。但是,由于圓柱形刮刀,在使用過程中,接觸面積小,導致操作時間較長,而且刮、吸效果不好,增加病人的痛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對刮刀形狀進行改變的微創腋臭根治器,其使用方便,操作時間短,刮和吸的效果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微創腋臭根治器,包括帶有舌形口的管體,該管體前端上方有第一側孔,該第一側孔一邊為舌狀刃,所述管體的橫截面設為橢圓形,該橢圓形管體的水平方向直徑大于豎直方向直徑。
所述橢圓形管體的水平方向直徑為0.5~0.8厘米,豎直方向直徑為0.3~0.5厘米。
所述側孔的舌狀刃高于管壁。
所述側孔的舌狀刃比管壁高0.2~0.5毫米。
所述管體下方設有第二側孔。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由于管體的橫截面為橢圓形,側孔上的舌狀刃接觸面較大,刮除次數少,從而減少了病人的痛苦;另外側孔的舌狀刃高于管壁,刮除效果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1為現有的腋臭刮刀的剖視圖;
圖1-2為圖1-1中的A-A向視圖;
圖2-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2-2為圖2-1的俯視圖;
圖2-3為圖2-1的仰視圖;
圖2-4為圖2-2中的B-B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1至2-4所示的一種微創腋臭根治器,包括帶有舌形口11的管體1,該管體1前端上方有第一側孔12,該第一側孔12一邊為舌狀刃121,管體1的橫截面設為橢圓形,該橢圓形管體的水平方向直徑大于豎直方向直徑。該橢圓形管體1的水平方向直徑為0.5~0.8厘米,豎直方向直徑為0.3~0.5厘米。
為了使用方便,可以將第一側孔12的舌狀刃121設置為比管壁高0.2~0.5毫米,這樣接觸面大,刮除方便。
在管體1下方設有第二側孔13,在使用時,便于皮下淺層脂肪從第二側孔13被吸走。
使用過程中,將根治器手柄2尾部的抽氣孔3與抽吸管連接,而抽吸管與負壓吸引裝置的負壓孔連接。然后在腋毛分布邊緣遠端畫線處切口0.5cm,將根治器由切口處刺入,根治器的第一側孔12頂向皮膚,即可按照標記范圍進行拉鋸式抽吸;由于負壓作用,通過指壓手柄2上的可調節壓力的氣孔21,來調節壓力進行抽吸,然后,用手擠捏抽吸區皮膚厚薄及平整情況,對懷疑仍有腺體殘留區,憑手感再緩慢抽除皮下可能殘剩的腺體及小團脂肪,直至感到皮下有毛糙感輕拉腋毛即可脫落或見局部皮膚能隨抽吸管側孔內負壓凹陷時為止;抽吸完畢后,將棉墊卷以滾動的方式,擠出皮下的殘余血性組織液,在腋毛分布邊緣畫線處外緣縫合,打包加壓固定,包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泉洲;趙鴻儒;章寶喜,未經鄭泉洲;趙鴻儒;章寶喜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7011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風濕劑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復合碳素材料及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