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無針密閉輸液接頭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70108.0 | 申請日: | 2007-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61638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21 |
| 發明(設計)人: | 孫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東 |
| 主分類號: | A61M5/00 | 分類號: | A61M5/00;A61M3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鳳儒 |
| 地址: | 100035北京市西城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密閉 輸液 接頭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液接頭,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醫療方面的,可以保證輸液裝置和輸液接頭連接牢固的新型無針密閉輸液接頭。
背景技術
臨床中,通過靜脈穿刺進行輸血、輸液或藥物注射是治療過程中最常用的方法。目前,國內在靜脈輸液治療過程中大部分為輸液針穿刺,因疾病情況或病人本身條件的限制,會出現需要長期反復輸液或者在單次輸液中要多次臨時加注藥液于輸液管道中的情況,為了避免反復多次穿刺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常常是在輸液器管道中串接無針輸液接頭,但現在的輸液接頭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這些無針輸液接頭通常為中間帶有活塞結構,而活塞結構一般會帶有彈簧裝置,保證輸液完畢活塞在彈簧作用下復位以達到密封的作用,但正因為有這彈簧裝置,輸液裝置的接頭很容易受到彈簧的作用力被推出,造成輸液裝置和輸液接頭之間的脫落,從而導致輸液的失敗。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急需一種操作簡捷且可以保證輸液裝置和輸液接頭連接牢固的無針密閉輸液接頭。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保證輸液裝置和輸液接頭連接牢固的無針密閉輸液接頭。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無針密閉輸液接頭,其包括上管體、下管體和彈性柱;所述下管體中下部設有內螺旋接口,其上端套設于彈性柱下端;所述上管體套設于彈性柱外,且其下端套設于下管體上端;所述彈性柱上端與上管體上端相匹配,且其內設有液體通道與下管體連通,該彈性柱上端口為密封結構,其上設有一切口。
上述的一種無針密閉輸液接頭,其中,所述上管體上端外壁設有螺紋。
上述的一種無針密閉輸液接頭,其中,所述上、下管體均為無毒醫用材料制成。
上述的一種無針密閉輸液接頭,其中,所述彈性柱可以為硅膠材質或橡膠材質等彈性醫用無毒材質制成。
本實用新型所述無針密閉輸液接頭在使用過程中,注射器或輸液接頭與本實用新型密閉輸液接頭連接或旋接的同時其端部下壓,彈性柱受到向下的力而被推動,直到推到一定程度其上端部的切口被打開,注射器或輸液接頭進而進入彈性柱的液體通道內,由于彈性柱的液體通道和下管體連通,藥液從注射器或輸液接頭內經彈性柱通道流入下管體,下管體下端一般通過其上的內螺旋接口旋接或連接輸液管和針頭,所以藥液從下管體經輸液管和針頭進入患者體內。當輸液完畢后,拔出注射器或輸液管接頭,彈性柱由于其自身彈性形變回復到初始狀態而達到密封狀態。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與效益:
本實用新型所述無針密閉輸液接頭其彈性柱的特殊設計使其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彈性柱自身彈性和其上部密封結構的設計,使其回復后可以迅速密封以保證藥液不會泄漏。本實用新型在使用過程中,并無向上的推力施加于輸液裝置的接頭,使其不會發生脫落出上管體的情況,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所用材質均為醫用無毒材質,成本低廉。
下面結合附圖及最佳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以使公眾對發明內容有整體和充分的了解,而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前述部分已經充分公開了本實用新型可以實施的保護范圍,因此凡依照本實用新型公開內容進行的任何本領域公知的等同替換,均屬于對本實用新型的侵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一種無針密閉輸液接頭,其包括上管體1、下管體2和彈性柱3;所述下管體2中下部設有內螺旋接口21,其上端套設于彈性柱3下端;所述上管體1套設于彈性柱3外,且其下端套設于下管體2上端;所述彈性柱3上端與上管體1上端相匹配,且其內設有液體通道31與下管體2連通,該彈性柱3上端口為密封結構,其上設有一切口32。
上述上管體1上端外壁設有螺紋11。
上述上、下管體1、2均為無毒醫用材料制成。
上述彈性柱3可以為硅膠材質或橡膠材質等彈性醫用無毒材質制成。
本實用新型所述無針密閉輸液接頭在使用過程中,注射器或輸液接頭與本實用新型密閉輸液接頭連接或旋接的同時其端部4下壓,彈性柱3受到向下的力而被推動,直到推到一定程度其上端部的切口32被打開,注射器或輸液接頭的端部4進而進入彈性柱3的液體通道31內,由于彈性柱3的液體通道31和下管體2連通,藥液從注射器或輸液接頭內經彈性柱3液體通道31流入下管體2,下管體2下端一般通過其上的內螺旋接口21旋接或直接連接輸液管和針頭,所以藥液從下管體2經輸液管和針頭進入患者體內。當輸液完畢后,拔出注射器或輸液管接頭,彈性柱3由于其自身彈性形變回復到初始狀態,由于彈性柱3自身彈性和其上部密封結構的設計,使其回復后可以密封以保證藥液不會泄漏。在使用過程中,并無向上的推力施加于注射器或輸液裝置的端部4,因此不會發生脫落出上管體1的情況,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東,未經孫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701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