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長余輝燈管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69716.X | 申請日: | 2007-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72744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美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鐘德鏵 |
| 主分類號: | H01J61/35 | 分類號: | H01J61/35;H01J61/30;H01J6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孫皓晨;滑春生 |
| 地址: | 100051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余輝 燈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長余輝燈管,主要用于普通照明或應急照明、指示標志照明。
背景技術
現有的一種長余輝燈管,是在燈管的表面涂覆長余輝涂層,或者在涂層外再套上透明的套管。只涂覆長余輝涂層的缺點是涂層不均勻,容易脫落;如果套上套管則使結構復雜,裝卸比較麻煩;散熱性能較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長余輝燈管,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只涂覆長余輝涂層的缺點是涂層不均勻,容易脫落;套上套管則使結構復雜,裝卸比較麻煩和散熱性能較差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發光燈管,在該燈管外包附有長余輝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長余輝層由套管和連接在其兩端的端帽組成,該套管由長余輝材料制成,并由兩個截面為半圓的半管扣合而成,在該套管的兩端外側設有連接機構;在所述的端帽的底端中央設有通孔,在該端帽的圓周邊的內側設有與所述的套管兩端外側的連接機構配合的緊固機構。
所述的套管兩端外側的連接機構和緊固機構為相互配合的螺紋,連續或斷續的環形凹凸紋,或凹凸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長余輝層均勻,不存在脫落問題;散熱性能好,延長了使用壽命;簡化了結構,半圓管和分節裝卸比較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總體結構半剖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套管的軸向剖視圖;
圖3是圖2的A-A剖視圖;
圖4是圖1中端帽的主視圖;
圖5是圖4的B-B剖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帶有中間帽的實施例總體結構半剖示意圖;
圖7是圖6中的中間帽的主視圖;
圖8是圖7的C-C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5,本實用新型在現有的發光燈管3外套上套管2和連接在其兩端的端帽1,該套管2由長余輝材料制成,并由兩個截面為半圓的半管21和22扣合而成,在扣合邊設有相互配合的企口24。在該套管2的兩端外側設有連接機構23。在端帽1的底端中央設有通孔11,在該端帽1的圓周邊的內側設有與所述的套管兩端外側的連接機構23配合的緊固機構12。在所述的套管2的上半管21上設有散熱孔211,散熱孔211可設一排或多排。
在所述的端帽1底端內設有與外周面同圓心的支撐環13,該支撐環13與所述的外周面之間留有供所述的套管2插入的間隙。支撐環13的作用是使套管2與燈管3之間留有間隙,結合套管2頂部的散熱孔211,使本實用新型具有良好的散熱效果。所述的端帽1通孔11的底端設有縮口(如圖1、圖4和圖5所示),用于穿過燈管3的電極,并可利用縮口限制燈管3的兩端。所述的連接機構23和緊固機構12為相互配合的螺紋、連續或斷續的環形凹凸紋、或凹凸結構。
參見圖6~圖8,本實用新型該實施例的套管2由兩節或多于兩節對接而成,在對接的套管端部各裝有一中間帽4,該中間帽4的軸心設有通孔41,在該中間帽4的一端設有供所述的套管插入的環形槽42。在該環形槽42的內周面設有與所述的套管2兩端外側的連接機構23配合的螺紋、連續或斷續的環形凹凸紋43。
本實用新型在組裝時,首先將兩個半圓管21和22套在燈管3上,然后再將兩個端面1套在套管2的兩端。如果燈管3較長,還可在套管2的中部外套上一個中間帽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鐘德鏵,未經鐘德鏵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6971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制備顆粒活性炭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電器的控制裝置及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