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以車床靠模車削球形、球冠形機件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169445.8 | 申請日: | 2007-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55913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07 |
| 發明(設計)人: | 衛兵;王保華;張維順;劉青春;于光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5/40 | 分類號: | B23B5/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實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金杰 |
| 地址: | 100011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床 車削 球形 球冠形 機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業機械加工與制造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以車床靠模車削球形、球冠形機件的裝置。
背景技術:
球形、球冠形機件大多數情況下是通過機床加工的方法來完成的。例如:高壓法蘭密封透鏡墊的加工和修復。由于透鏡墊外形是球冠的一部分,所以,如果不是數控機床,很難保證其外形的同心度和連續性。但是,目前生產透鏡密封墊的廠家98%都不是數控機床,而是手動機床,產品的合格率很低。操作機床加工球形、球冠形機件時,一般將車床的橫向和縱向走刀都打在自動的位置,縱向走刀的角度只能近似計算。所以產品次品率很高,效率很低。不能滿足工業生產密封的需要,只能用于觀賞和日常用具使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以車床靠模車削球形、球冠形機件的裝置,它有效的解決了手動機床加工、修復球形、球冠形機件合格率低、效率低的問題,能夠使加工出來的球形、球冠形機件尺寸精度高,完全能滿足用戶生產的需要,且生產的機件合格率高,生產效率高。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包括靠模軸1、靠模軸承2、小走刀板4、導軌7、靠模8、走刀箱9,導軌7上設置有靠模軸1,靠模軸1的上部裝有小走刀板4,走刀箱9上裝有靠模8。
靠模軸1與靠模8位置對應設置。
靠模軸1的下部與靠模軸承2連接。
靠模8為圓環形狀。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加工出來的球形、球冠形機件尺寸精度高,完全能滿足用戶生產的需要;解決了普通車床無法加工球形、球冠形機件的問題。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所示,先車制一個內徑和球形、球冠形機件直徑一樣的圓環,即靠模8,截取其中的一段作為模具,小走刀板4為光桿結構,這樣使得小走刀板4能夠順光桿自由移動。將一端安裝有靠模軸承8的靠模軸1垂直固定在小走刀板4的下側,如果推動靠模軸1,小走刀板4會按照我們推動的軌跡橫向移動,按我們的需要車制出我們需要的機件的形狀,走刀箱9的位置固定靠模8,這樣就可以使小走刀板4沿著靠模8橫向移動,車制出我們需要的直徑的球形或者球冠型。
當我們車制球形、球冠形機件時,車床的橫向走刀量靠手動按照切削量給定,而將車床的縱向走刀打到自動的位置,車刀在自動進給時,小走刀板4上的車刀會沿著靠模8的形狀決定的軌跡移動而完成進刀,繼而完成球形、球冠形機件的加工。
用靠模車銷法我們可以車制球形、球冠形等機件。裝好車刀,在三抓上卡緊并轉動坯件,縱向走刀自動進給,橫向走刀按照切削量進給,車刀會在小刀板的控制下,沿著靠模的形狀運動,逐步完成球形、球冠形等機件的機加工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6944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