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整體鍛造式閥體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59807.5 | 申請日: | 200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33505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15 |
| 發明(設計)人: | 韓清國;戚積綱;劉世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電站閥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27/00 | 分類號: | F16K27/00;F16K27/10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鞏同海 |
| 地址: | 266043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整體 鍛造 閥體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閥門,具體地說是用于電站閥門的鍛造式閥體。
背景技術
堵閥和閘閥是結構較簡單的閥體,其中堵閥作為進行水壓試驗時的隔離裝置,一般安裝在鍋爐過熱器出口、再熱器入口及出口蒸汽管道上,進行水壓試驗時將堵板裝入堵閥的閥體內,作為隔離裝置使用,水壓試驗后可拆除內部的堵板,作為管道使用,因此一個堵閥可用于多次水壓試驗;閘閥雖然和堵閥工作原理不一樣,但閥體結構類似,承壓方式類似。在傳統的制作方式中,堵閥和閘閥的閥體通常采用鑄造方式。隨著發電機組向超臨界、超超臨界的發展,應用于此類機組的新材料不允許采用鑄造方式生產或雖然可以采用鑄造方式但工藝復雜,目前生產條件難以滿足要求的情況,迫使采用支管與閥體分開鍛造,然后焊接成型的方法,但存在焊接坡口為馬鞍型弧面導致加工困難、焊接工作量大、焊接工作環境惡劣、焊后熱處理困難、焊接過程容易產生缺陷從而使可靠性降低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堵閥和閘閥的閥體加工過程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種整體鍛造式閥體,該閥體通過整體鍛造成型,只需少量簡單的焊接工作,整個零件受力部分纖維連續,增強了可靠性,延長了閥體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整體鍛造式閥體,包括主閥體、支管、底座和內部支撐件,支管位于主閥體的兩側,其中,主閥體和支管呈一體式結構,通過整體鍛造加工成型,底座通過焊接方式與主閥體連接。
本實用新型中,主閥體和其兩側的支管均呈圓桶狀,即主閥體和支管的中心均設置中心孔。內部支撐件通過焊接方式與主閥體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由于閥體是通過整體鍛造的方法加工而成,因此與現有的鑄造閥門相比,其組織結構非常緊密,內部組織致密,精度較高,韌性及強度較好,沒有鑄造容易產生的缺陷,因此大大降低了閥體壁厚,提高了工作可靠性;其次,與支管和主閥體焊接成型的方法相比,只需將底座通過焊接方式連接到主閥體,大大減少了焊接量,焊接容易,且使主閥體與支管相連處組織連續,成分一致,大大增強了閥門的可靠性;同時降低了閥門的生產成本、縮短了生產周期;另外,主閥體和支管的中心處設置的內孔通過專用設備將主閥體和支管中心處的內芯完整取出,與原有的車加工工藝相比,車加工后中心孔處的材料形成廢屑被扔棄,而通過專用設備從主閥體和支管中心處取出的材料仍然可以作為毛坯或者用于加工其它閥內零件,增加了鍛件的利用率,降低了材料的浪費。
附圖說明
圖1為鑄造成型的閥體的剖視圖;
圖2為支管與主閥體焊接成型的閥體的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3所示,整個堵閥的閥體包括主閥體1,支管2和底座3,主閥體1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支管,主閥體1和支管2呈一體式結構,且整個閥體通過鍛造成型,然后將底座3通過U型焊接方式連接主閥體1。主閥體1和兩側的支管2均呈圓桶狀,即內部設置中心孔,該中心孔是通過專用設備將主閥體1和支管2中心處的內芯完整取出而形成,同時取出的材料還可以作為毛坯或者用于加工其他閥內零件,增加了鍛件的利用率,減少了材料的浪費。最后通過密封焊將內部支撐件4設置在主閥體1的內側,堵閥的閥體即可成型。
本實用新型的閥體除了為堵閥閥體外,也可以為閘閥閥體,或者其他結構類似的閥門的閥體,該種閥體通過整體鍛造的方法加工成型,減少了焊接量,同時提高了閥體的可靠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電站閥門有限公司,未經青島電站閥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5980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