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針灸脊柱矯正凳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59545.2 | 申請日: | 200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3559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22 |
| 發明(設計)人: | 馬兆勤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兆勤 |
| 主分類號: | A61H39/00 | 分類號: | A61H39/00;A61F5/01;A47C9/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000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針灸 脊柱 矯正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針灸治療器具,特別是一種針灸脊柱矯正凳。
(二)背景技術
中醫針灸理論認為,針和灸的姿勢是比較規范的,優其是灸療方面更是嚴格,要求臥點臥灸、坐點坐灸。目前沒有規范的針灸治療器具,目前在針灸治療時,病人趴在床上,脊柱不能恢愎自然曲度,影響血液運行及神經傳導(現在醫學研究證明,神經受到壓凍可致使神經傳導失靈),因此這種趴在床上的治療方法效療低。
(三)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針灸脊柱矯正凳,可使病人脊柱自然下垂,提高針灸療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坐板和支腿,所述的坐板的上方有扶手,坐板的下方設有腳踏板。
為了制作方便,所述的支腿包括前支腿和后支腿,前支腿延伸到坐板的上方,扶手設在前支腿的上端,腳踏板設在前支腿中下部的外側。
為了促進血液循環,所述的坐板上有弧形凸起。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病人坐在本針灸脊柱矯正凳上,可使脊柱自然下垂,形成自然曲度,松解胸頸部韌帶,促進血液循環及神經傳導,中醫學認為,上病下取,通過針灸引瘀血下行,達到治病目的,并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作方便,便于推廣應用。
(四)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中:1、扶手,2、坐板,3、腳踏板,4、前支腿,5、弧形凸起,6、后支腿。
(五)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的一種具體實施例,它包括扶手1、坐板2、兩個腳踏板3、兩個前支腿4、和兩個后支腿6,兩個前支腿4延伸到坐板2的上方,扶手1固定在兩個前支腿4的上端,兩個腳踏板3分別固定在兩前支腿4的中下部的外側。坐板2上有弧形凸起5。
使用方法:病人的坐在坐板2的弧形凸起5上,雙手扶在扶手1上,腳踏在腳踏板3上,使得脊柱自然下垂,頸胸部韌帶松解,即可開始治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兆勤,未經馬兆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5954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