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具有組合自閉合的導管接頭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59410.6 | 申請日: | 2007-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27790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允忠;馮靜;李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允忠 |
| 主分類號: | A61M39/14 | 分類號: | A61M39/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2500山東省濰坊市青州***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組合 閉合 導管 接頭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心血管疾病治療中使用的醫療器械,確切的講是一種具有組合自閉合的導管接頭。
背景技術
對于心血管治療中的造影檢查或者介入治療,需要先在血管上開口,安裝導管,然后進行其他手術操作。而導管和接頭安裝上以后,血管就和外界連通了,產生血液外溢。過去一般都是在接頭的適當位置上設置一個機械閥門,人工關閉,以防止血液溢出。這樣,安裝閥門和進行閥門關閉需要占用寶貴的手術時間,有時操作不好還會引起其他問題。而且多出了一個閥門裝置,給手術操作造成障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實用新型的設計人做了認真地研究,提出了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為了克服目前導管接頭不能自動封閉的問題而提出來的。即提供一種具有組合自閉合的導管接頭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實現的,該種具有組合自閉合的導管接頭,在導管接頭[1]上具有一個導管通道[2]和操作腔[9],或者在增加一個旁通管[3],其特征在于在操作腔的外端部具有一個彈性擋圈[6]和一個彈性塞[4],在彈性擋圈[6]上具有一個中心孔[7]和一個彈性擋板[8],在彈性塞[4]上具有一個自閉合的通縫[5]。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的技術效果是:通過彈性擋圈的彈性擋板的平面密封和彈性塞上的自閉合的通縫縫隙結構密封的組合,使得導管手術操作時,血液被完全阻擋而不至于通過導管接頭大量溢出或者流出體外,使得導管手術比較安全可靠,而且加工和使用操作簡單方便,同時節省手術中防止血液流出需要封堵導管接頭的時間,從而縮短了手術時間,減輕病人痛苦。其優點是顯而易見的。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面示意視圖,附圖2是附圖1中的A-A剖面圖,附圖3是附圖1中的B向視圖,附圖4是附圖1中的C向視圖。在附圖中的序號描述為:1、導管接頭,2、導管通道,3、旁通管,4、彈性塞,5、通縫,6、彈性擋圈,7、中心孔,8、彈性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中給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和使用進行詳細說明。參照附圖,給出了一種具有旁通管的例子,沒有旁通管的接頭更加簡單。該種具有組合自閉合的導管接頭,在導管接頭[1]上具有一個導管通道[2]和操作腔[9]和一個旁通管[3],在操作腔的外端部具有一個彈性擋圈[6]和一個彈性塞[4],在彈性擋圈[6]上具有一個中心孔[7]和一個彈性擋板[8],在彈性塞[4]上具有一個自閉合的通縫[5]。使用時,當手術器械插入時,先使閉合的通縫[5]的周圍發生彈性變形,將其兩壁擠開,然后進入中心孔[7]再將彈性擋板[8]頂開,如附圖1中的虛線所示。器械進入操作室,進行配藥等操作;或者經過操作室[9]經過導管通道[2]進入導管內進行其他手術。此時,由于通縫[5]的回彈力作用,將器械緊緊的包裹住,血液不能流出。當取下器械時,彈性擋板[8]復位,將中心孔[7]封閉,然后通縫[5]也自動閉合,血液在彈性擋板和通縫的雙重組合封閉下,被隔絕在操作室[9]內,從而有效地避免了導管操作中的血液流出或者溢出的問題發生。即使彈性擋板偶爾發生位置的偏移造成對中心孔的少量封閉不嚴,由于此時的血液經過彈性擋板與中心孔的阻尼力作用,其流動性和壓力也不足以將通縫打開。旁通管的工作過程與上述相同。彈性材料可以使用乳膠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允忠,未經張允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594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駕駛輔助方法以及駕駛輔助裝置
- 下一篇:可移動的家用地面濕清洗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