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循環流化床燃煤發電鍋爐的增氧助燃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58963.X | 申請日: | 2007-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7054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24 |
| 發明(設計)人: | 楊義平;張海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安新城熱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C10/18 | 分類號: | F23C10/18;F23L5/00;F23L9/00;F23L15/00 |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陳冰 |
| 地址: | 271000山東省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循環 流化床 燃煤 發電 鍋爐 助燃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鍋爐助燃裝置,具體為用于循環流化床燃煤發電鍋爐的增氧助燃裝置。
背景技術
循環流化床鍋爐是近十幾年發展起來的一項高效、低污染清潔燃燒技術,因它在燃燒室出口安裝了特有的氣固分離器、返料循環等裝置,使其具有了低溫的動力控制燃燒;高速度、高濃度、熱量、質量和動量傳遞過程等技術特點,同時也具有節能、環保等許多優點。因其具有燃燒效率高、煤種適應性廣、煙氣中有害氣體排放濃度低、負荷調節范圍大、灰渣可綜合利用等優點,在當今日益嚴峻的能源緊缺和環境保護要求下,在國內外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已商品化,正在向大型化發展。
循環流化床鍋爐內燃料的燃盡度很高,理論上性能良好的循環流化床鍋爐燃燒效率可達90~95%以上。但由于種種原因,實際效率很難到達設計的水平,存在著一定的節能潛力。分析表明,爐膛二次風上部有一個的貧氧核心區,這是由于二次風的穿透擴散效果不佳而使氧氣不能到達爐膛中部的結果,這對于核心區細顆粒的燃燒產生了負面影響。實踐表明,當鍋爐燃燒的氣體氧氣量達到25%以上時,節能高達20%;鍋爐啟動升溫時間縮短1/2-2/3。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鍋爐燃燒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循環流化床燃煤發電鍋爐的增氧助燃裝置,該裝置將富氧以二次風的方式送入爐膛,增加爐內整體或部分氧氣含量,減少爐內整體空氣過剩系數,有效降低由于空氣過剩系數大時過剩的空氣系數將熱量帶走,降低排煙溫度。由于富氧的增加,可以提高著火的條件,燃燒完全,在節煤的同時也保證了環保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循環流化床燃煤發電鍋爐的增氧助燃裝置,包括順次連接的過濾器、風機、膜分離器、泵、脫濕器,在脫濕器后連接有預熱裝置,預熱裝置內設有富氧輸送管,輸送管的輸入端連接脫濕器的出口、輸送管的輸出端端口處連接有富氧噴嘴。
上述的用于循環流化床燃煤發電鍋爐的增氧助燃裝置,預熱裝置為在鍋爐的排渣管內設有富氧輸送管;富氧輸送管從預熱裝置輸出后設于二次風管內,二者形成管中管的形式將富氧送入爐膛內;富氧輸送管設于最底層二次風管內;前墻、后墻至少設有三個富氧輸送管。
本實用新型的設計特點及有益效果表現在:由于富氧的增加,可以提高著火的條件,燃燒完全,在節煤的同時也保證了環保的效果。
設置的預熱系統有效降低由于空氣過剩系數大時過剩的空氣系數將熱量帶走,降低排煙溫度;既冷卻了爐渣,減輕了鍋爐冷渣機的負擔,又充分利用了熱損,還達到了加熱富氧的要求。
富氧燃燒技術不僅能使分離收集CO和處理SO容易進行,還能減少NOX排放,是一種能夠綜合控制燃煤污染物排放的新型潔凈燃燒技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構造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1是過濾器,2是風機,3是膜分離器,4是泵,5是脫濕器,6是預熱裝置,7是富氧噴嘴。
一種用于循環流化床燃煤發電鍋爐的增氧助燃裝置,包括順次連接的過濾器1、風機2、膜分離器3、泵4、脫濕器5,在脫濕器5后連接有預熱裝置6,預熱裝置6內設有富氧輸送管,輸送管的輸入端連接脫濕器5的出口、輸送管的輸出端端口處連接有富氧噴嘴7。
上述的用于循環流化床燃煤發電鍋爐的增氧助燃裝置,預熱裝置6為在鍋爐的排渣管內設有富氧輸送管。
富氧輸送管從預熱裝置6輸出后設于二次風管內,二者形成管中管的形式將富氧送入爐膛內;富氧輸送管設于最底層二次風管內,前墻設置五個送風點、后墻設置六個送風點。富氧噴嘴采用耐熱噴嘴,為確保富氧穿透力,風壓大于二次風壓及爐膛壓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安新城熱電有限公司,未經泰安新城熱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5896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