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二次聚焦太陽能中高溫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57777.4 | 申請日: | 2007-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77386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曉嵐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曉嵐 |
| 主分類號: | F24J2/00 | 分類號: | F24J2/00;F24J2/06;F24J2/38;G02B19/00;G02B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3034山東省德***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二次 聚焦 太陽能 高溫 設備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使用太陽能產生中高溫的裝置,尤其是能通過二次聚焦實現中高溫的集熱器。
背景技術
普通的太陽聚焦集熱器采用反射或投射采集熱能,構造是由弧面反射板或凸面投射鏡、吸熱元件、支架和導熱系統組合而成。當太陽光線照射在反射板或投射鏡上經過聚焦將光能聚集到吸熱元件上產生溫度,通過導熱系統形成熱能供應。但是,投射或反射在同等光照條件下難以獲取較高的溫度,尤其在系統靜態無法光跟蹤從而不能夠實現投射聚焦、或單純依靠反射板反射聚焦時,吸熱元件均得不到相應的熱能,造成系統熱效率降低以至無法使用。另外,目前使用的傳統的曲面槽式太陽能中高溫系統采用拋物面反射板對光線進行一次聚焦,但仍無法解決大量漫反射的問題。
發明內容
現有的太陽聚焦集熱器單純采用投射或反射聚焦導致熱效率不高和無法解決存在的大量漫反射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二次聚焦太陽能中高溫設備,該設備不僅能增加吸熱元件的溫度,而且能通過整理漫反射光線來提高系統熱效率。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在復合拋物面聚光器(CPC)曲面聚光槽內設置吸熱元件,槽口位置鑲嵌放置菲涅爾線焦透鏡,與智能控制的支架系統和熱傳導相連接,使槽口位置的菲涅爾線焦透鏡與曲面反射槽及槽內的吸熱元件構成一個線焦聚光集熱器。同時,曲面聚光槽反射焦點與菲涅爾線焦透鏡投射焦點重合一致,形成二次聚光槽,吸熱元件在槽內線性焦點位置,聚光槽多個相連構成陣列,由系列陣列單元組成的聚光集熱器形成一個動態或準靜態系統,從而有效地解決了漫射光線的有效收集問題,提高了熱效率,并且通過光跟蹤智能控制裝置可以使二次聚焦聚光器有效跟蹤太陽光線,從而保證光熱效率。
本實用新型二次聚焦太陽能中高溫集熱裝置的效果是,依據光學系統邊緣光學原理和投射原理,將投射、反射聚光鏡最終設計成一種非成像低聚焦的線型聚光器,從而使設備系統通過光跟蹤智能控制裝置一直處于一種高強度的集熱狀態。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二次聚焦太陽能中高溫設備的集熱原理圖。
圖2是二次聚焦太陽能中高溫設備模塊的剖面構造圖。
圖中1.光跟蹤系統,2.槽式集熱系統,3.直通式集熱管,4.槽式反射鏡面,5.菲涅爾線焦透鏡,6.輸送介質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槽式集熱系統(2)固定在光跟蹤系統(1)上,通過輸送介質管道(6)把槽式集熱系統(2)串聯起來。
在圖2中,直通式集熱管(3)放置在槽式反射鏡面(4)的焦線處,菲涅爾線焦透鏡(5)放置在槽式反射鏡面(4)的槽口,太陽光通過菲涅爾線焦透鏡(5)大部分聚焦于直通式集熱管(3),少數散光進一步通過槽式反射鏡面(4)聚焦于直通式集熱管(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曉嵐,未經王曉嵐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5777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