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皮帶扣具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56314.6 | 申請日: | 2007-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57810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14 |
| 發明(設計)人: | 趙原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原珍 |
| 主分類號: | A44B11/02 | 分類號: | A44B11/02;A44B11/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傳鑫 |
| 地址: | 韓國首爾市***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皮帶扣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皮帶扣具,尤指一種帶壓制塊的皮帶扣具。
背景技術
為了追求美觀實用的效果,皮帶上的皮帶扣結構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現有的皮帶扣的結構主要有兩種:其一,皮帶扣的前端帶有搭扣,后端設有鋸齒狀的限位孔,通過皮帶末端背面的膠齒與帶鋸齒的限位孔之間的接觸,達到壓緊皮帶的目的,同時通過皮帶扣前端的搭扣與皮帶上的定位孔之間的扣合進一步將皮帶定位。其二,皮帶扣左右兩側設有吸鐵石和彈性壓緊片,通過吸鐵石吸引彈性壓緊片并將皮帶壓緊在皮帶扣的內側,即可壓緊皮帶,施壓將吸鐵石和彈性壓緊片掰開,即可松開皮帶扣與皮帶之間的接觸。
第一種皮帶扣的結構,皮帶與皮帶扣之間的定位主要通過皮帶背面的壓印與皮帶扣上的鋸齒形限位孔間的摩擦接觸來實現,這種限位方式不僅操作吃力,而且長期使用對皮帶的磨損也非常嚴重,皮帶的光滑面會出現數條劃痕,甚至發生斷裂,極大地影響皮帶的美觀和質量,并且,由于需要于皮帶的一面成型膠齒,制造工序繁瑣,增加了生產成本。第二種皮帶扣的結構,皮帶與皮帶扣之間的定位主要通過吸鐵石和彈性壓緊片之間的彈性接觸來實現,長期使用也往往會出現吸鐵石吸引力削弱,彈性接觸不好、彈力降低的現象,并且這種皮帶扣也經常與帶壓印的皮帶配合使用,以幫助皮帶的進一步定位,同樣也會出現上述弊端。
因此,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防滑效果好且對皮帶損傷小的皮帶扣具實為必要。
發明內容
基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防滑效果好且對皮帶損傷小的皮帶扣具。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皮帶扣具,包括本體、夾持座、連接環和轉軸,所述夾持座和連接環通過貫穿于其中的轉軸固定于本體上,所述夾持座上設有壓制塊,皮帶通過所述連接環與皮帶扣具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還進一步包括以下技術特征:
所述夾持座上開設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內置有彈簧,所述彈簧套合于轉軸上。
所述夾持座具有一把手,所述把手固定于夾持座的任一側臂上。
所述壓緊塊為膠塊,壓緊塊的底面為光滑膠面或帶齒紋的凹凸表面。
所述壓緊塊與本體內壁組成皮帶滑道。
所述皮帶扣具本體上進一步設有用于收容彈簧自由端的鎖孔,所述夾持座進一步設有間隔塊,通過間隔塊將夾持座分割為壓制塊收容槽和彈簧收容槽。
所述壓緊塊上設有兩個定位塊,定位塊上開設有定位孔。
所述本體兩側設有對稱的兩凸耳,凸耳上分別開設有定位孔,所述轉軸通過貫穿兩定位孔固定于本體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皮帶扣具采用膠塊作為壓制塊與皮帶接觸,相對于傳統的鋸齒摩擦接觸的壓緊方式,由于膠塊具有自身摩擦系數較大,表面光滑,彈性好等優點,在壓緊皮帶時,可確保適當的摩擦阻力,防滑效果好,加強了皮帶與皮帶扣之間的穩固配合,伸縮調節皮帶長度更為方便,且不會損傷皮帶表面,即使長時間使用,也能保證皮帶的正反兩面光滑無劃痕,更為耐用。同時,本皮帶扣具可與光滑皮帶相配合使用,而不需要在皮帶背面形成壓印,這樣,大大簡化了制造工序,降低了生產成本。另一方面,與彈片接觸的壓緊方式相比,本實用新型皮帶扣具采用膠塊與皮帶磨擦配合更為穩固,皮帶滑道的深度可隨意調節,使得皮帶的長短調節更為容易,且長期使用,既對皮帶無損傷,又能保持原有的緊壓程度。同時,壓制塊、彈簧與夾持座采用非固定式配合,方便了壓制塊和彈簧的裝卸和更換。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皮帶扣具具有種結構簡單,經久耐用、防滑效果好又能對皮帶起到保護作用的優點,是皮帶制造領域的一大突破。
為使本實用新型更加容易理解,下面將結合附圖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皮帶扣具的具體實施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皮帶扣具的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皮帶扣具的實施例一的拆解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皮帶扣具的實施例二的夾持座的拆解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皮帶扣具的實施例二的夾持座的正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皮帶扣具的實施例二的后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皮帶扣具,包括本體1、夾持座2、連接環3和轉軸4,所述夾持座2和連接環3通過貫穿于其中的轉軸4固定于本體1上,所述夾持座2上設有壓制塊22,皮帶通過所述連接環4與皮帶扣具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原珍,未經趙原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5631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鏈式接觸加熱燒結爐
- 下一篇:一種太陽能魚塘增氧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