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涵道風扇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54329.9 | 申請日: | 2007-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68201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04 |
| 發明(設計)人: | 周東升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東升 |
| 主分類號: | B64C27/20 | 分類號: | B64C27/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47200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扇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飛行器領域的裝置,尤其涉及作為飛行器升力和推進裝置的涵道風扇。
背景技術
人類對航空技術的探索還未結束,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的界限會變得模糊,先進飛行器的另一重要發展方向就是改善大型亞音速飛機的性能。象直升機那樣垂直其降和空中懸停,因而現有涵道風扇氣具有效率低的問題。涵道風扇應用于固定翼飛行器和旋轉翼飛行器,但其氣動效率低應用不廣泛,目前只有美國第四代戰機F-35有涵道風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作為飛行器升力和推進裝置的涵道風扇,克服了解決現有涵道風扇氣動效率低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涵道風扇,包括涵道(1)和設在該涵道(1)內的風扇(2),其特征是:所述涵道(1)為封閉式涵道,該涵道包括框架(3)、涵道壁(4)、傳動裝置(5),所述框架(3)內設有一組風扇(2);所述涵道壁(4)蒙罩于框架(3)外面,所述傳動裝置(5)由發動機傳動軸(6)和風扇軸(7)一端的齒輪組成;該風扇(2)由扇葉(8)、輪轂(9)、隔板(10)、導流裝置(11)組成,該導流裝置(11)由翼刀(12)和導流片(13)組成;所述輪轂(9)和若干隔板(10)環繞風扇軸(7),呈螺旋體形狀盤旋向上;所述輪轂(9)內圓固定于風扇軸(7)上。導流裝置由翼刀和導流片組成。
所述涵道(1)內安裝兩個框架,里面分別固定一組風扇(2);所述框架(3)為籠形圓柱體,其上下兩端固定風扇軸(7)。
該涵道壁(4)為蒙皮,固定在所述框架(3)外面。
該風扇(2)為螺旋體形狀;該風扇(2)的扇葉(8)為扇面形狀;該扇葉水平固定于隔板(10)上,前行扇葉位置(14)低于后行扇葉(15);該扇葉(8)呈階梯狀分布;
該扇葉(8)剖面為凹槽形,上表面為平面。
該扇葉(8)的前緣呈斜角形,后緣為直角形,該扇葉(8)前后兩端有若條縫隙;
所述扇葉之間的接合點處呈V形凹槽(16),在該V形凹槽(16)內設有若干翼刀(12),該翼刀(12)上設有導流片(13),導流片(13)高于所述扇葉并與該扇葉平行;所述翼刀(12)和導流片(13)為平板形狀;最前行扇葉(14)前緣設有翼刀(12)和導流片(13);最后行扇葉(15)上表面后緣設有若干翼刀(12)和導流片(13)。
該翼刀(12)中上端設有導流片(13),高于所述扇葉并與扇葉(8)平行。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重新設計了涵道,為封閉式機構,風扇安裝在涵道里面,風扇的直徑小,還要求有足夠的升力,所以風扇要有很高的氣動效率。
2、對風扇扇葉的形狀及位置作了改動使風扇整體構造改變了,設計為呈螺旋狀。
3、加裝了導流裝置,升力顯著增加。
4、本實用新型可以作為飛行器的升力裝置,還可以作為飛行器的推進裝置,其綜合效率比渦輪風扇的效率還高。選用本實用新型涵道風扇作為飛行器的升力和推進裝置,可以降低發動機的效率若干倍。
5、本實用新型飛行器,能夠垂直起降,空中懸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涵道風扇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涵道風扇橫剖視圖
圖3為圖1涵道風扇縱剖視圖
圖4為圖1風扇扇葉橫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的涵道風扇,主要包括涵道1和風扇2兩部分,涵道2由框架3、涵道壁4、傳動裝置5組成。
該框架3為籠形圓柱體,框架3上下兩端固定風扇軸7,涵道1內安裝兩個框架3,里面分別固定一組風扇。
涵道壁4為蒙皮固定在框架3外面。
該傳動裝置5由發動機傳動軸6和風扇軸7一端的齒輪組成。
該風扇2由扇葉8、輪轂9、隔板10、導流裝置11組成。
扇葉3為扇面形狀,剖面為凹槽形。扇葉前端為斜角形狀,后端為直角形狀,前后兩端有若條縫隙,以便于固定在隔板10上。
輪轂9和隔板10環繞風扇軸7,呈螺旋體形狀盤旋向上。輪轂9內圓固定于風扇軸7上。
扇葉3水平固定于隔板10和輪轂9上,前行扇葉比后行扇葉低若干高度,呈階梯形狀分布,若干扇葉3組成螺旋體形狀。
扇葉8與扇葉3的接合點處呈V形凹槽形狀19。
該導流裝置11由翼刀12和導流片13組成。
在‘V’形凹槽內安裝若干翼刀12,該翼刀12為平板形狀,垂直安裝在凹槽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東升,未經周東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5432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精確控溫裝置
- 下一篇:無泄漏閥門的推拉式開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