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焊錫機加熱槽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54230.9 | 申請日: | 2007-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52566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30 |
| 發明(設計)人: | 蘇麗琪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麗琪 |
| 主分類號: | B23K3/06 | 分類號: | B23K3/06;B23K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應;吳蘭柱 |
| 地址: | 臺灣省***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焊錫 加熱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焊錫機加熱槽結構,尤指涉及一種設置于焊錫機之助焊槽與焊錫槽之間的加熱槽。
背景技術
傳統的焊錫機加熱槽91如圖1所示,是位于助焊槽92與焊錫槽93之間,而PC板94則由輸送裝置95(以煉條傳輸的輸送軌道)輸送,依序經過助焊槽92、加熱槽91、及焊錫槽93后即完成焊錫作業。前述PC板94在經過助焊槽92時會被噴覆一層助焊劑,在PC板94經過加熱槽91上方時即被烘干,然后PC板94通過焊錫槽93上方時產生沾錫而達到焊固效果。上述過程中,PC板94必須在加熱槽91上方經高溫加熱后,才能使助焊劑干燥,以利后續的焊接,使達良好的焊錫質量。
上述加熱槽91內設置多根加熱管(未揭),當加熱管加熱至高溫后,熱氣即會上升以對PC板91進行烘干,為了使上升的熱氣回收再利用,業者即在加熱槽91上方的輸送裝置95上設置回收裝置911,該裝置能將熱烘PC板94后的熱空氣回收后再以輸送管912輸入于加熱槽91內,回收后的熱空氣再經加熱槽92加熱至高溫后,再度上升熱烘PC板94底面,如此周而復始以免于熱氣降溫,并解決經由冷空氣加熱而不易達到預設溫度的缺點,所以具有節能的效果。
唯其問題在于,回收裝置911位于移動的PC板94上方,其面積大于PC板94,當進行回收時,很容易混合及吸入周遭的低溫空氣,加上輸送管912的路徑過長,所以導致回收的熱空氣在降溫后,再入于加熱槽91內重新經由加熱,由于冷熱空氣混合,所以溫度易產生不均,換言之,加熱槽91內的熱空氣與降溫后的空氣在混合后使溫度產生高低差異,當這股不均衡的熱氣吹向PC板94底面后,會使其底面受熱不均勻,導至板面的烘干程度不同、效果不佳,由于焊錫機控制器不能有效控制上升熱空氣的溫度,遂使業者以增加電流以提高加熱溫度,唯如此一來,反而是使用更大的電能,造成成本提高,因此如何有效解決此問題,即成為本新型要克服的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平穩上升熱氣溫度以使PC板均勻受熱、并能有效回收熱源及節省電能的焊錫機加熱槽結構。
本實用新型技術手段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焊錫機加熱槽結構,其包括一中空的風箱1;一設于風箱1內的加熱裝置2;一覆蓋在前述風箱頂面13上且形成封閉空間的罩蓋3;及一具有吸氣管41及送氣管42且以前述氣管與風箱1連接的鼓風機4;在罩蓋3封閉風箱頂面13的范圍內,于風箱1的頂面13兩側設置多個排狀分布的進氣導孔11,而罩蓋3則設置多個進氣孔31、及多個矩陣排列且與前述風箱頂面13貫通連接的排氣管32。
根據上述的焊錫機加熱槽結構,其中,風箱頂面13設有多個出氣導孔12,該出氣導孔12與排氣管32的底端相連接,使風箱1內的空氣能由排氣管32直接往上排出。
根據上述的焊錫機加熱槽結構,其中,風箱頂面13的出氣導孔12數量多于進氣導孔11。
根據上述的焊錫機加熱槽結構,其中,排氣管32的上端冒出于罩蓋3平面上,使排氣管32的頂端高于進氣孔31。
根據上述的焊錫機加熱槽結構,其中,罩蓋3的進氣孔31數量等于或略少于排氣管32的數量,且以等間隔鄰設。
根據上述的焊錫機加熱槽結構,其中,加熱裝置2是由多根加熱管21所組成,前述加熱管21并橫置在風箱1內且電極端22是鎖固在風箱1的側面。
根據上述的焊錫機加熱槽結構,其中,鼓風機4的吸氣管41銜接在風箱1的底面14側端,而送氣管42銜接在風箱1的底面14中央。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明顯的優勢和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之中空風箱1內的加熱裝置2生熱之后,藉助鼓風機4產生氣流由送氣管42導入風箱1內,使熱氣流由風箱頂面13的多根排氣管32朝上排出,該熱氣流沖擊PC板底面后,立即受到鼓風機4的吸氣管41吸氣,而使反射的熱氣經由罩蓋3的進氣孔31及風箱1頂面13的進氣導孔11后而入于風箱1內,該回收熱氣再經加熱后又再上升并由排氣管32排出,如此周而復始,使熱氣不斷循環再利用,而達到節省電能及使熱氣能均溫分布于PC板底面,使電子接腳的助焊劑能迅速干燥而利于后續焊接作業。
當風箱頂面13設有多個進氣導孔11后能供排氣管32底端插接固定,如此便能利于頂面與罩蓋3的結合與制作,并使罩蓋3內形成中空的空間。
當罩蓋3之排氣管32頂端高于進氣孔31后,在排氣與吸氣之間就不會產生紊流,使得進排氣能夠順暢。
罩蓋3的進氣孔31及排氣管32設置數量相同,而且是以等間隔鄰設,因此出氣量與吸氣量是相同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麗琪,未經蘇麗琪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5423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超磁致伸縮材料驅動的微位移機構
- 下一篇:方便手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