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血液收集裝置的卡固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53805.5 | 申請日: | 2007-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3315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元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平洋醫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J1/10 | 分類號: | A61J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賽嘉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朦;方挺 |
| 地址: | 中國***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血液 收集 裝置 固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血液收集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血液收集裝置的卡固結構。
背景技術
公知的用于收集人體血液的收集裝置,如某現有技術公開的血液的收集裝置,包括袋體及分別容設于袋體內部的上、下板體、彈性體及扣片。彈性體夾持在相互樞接的上、下板體之間,并于上、下板體的中間處分別成形有相互卡固連接的卡鉤。該卡鉤包括從前述板體的內側面垂直延伸的縱向段及從縱向段的末端延伸出的鉤爪,從而利用各鉤爪的相互卡接、及扣片扣固于上、下板體的一側邊處。這樣組合成血液收集裝置。
然而,公知的血液收集裝置,雖具有簡化制作流程及縮短裝配工時的諸多優點,但其卡鉤的搭接距離太短,且結構強度不佳,在放置一段時間后,經常由于彈性體的彈力作用向上、下板體的外側頂抵,使卡鉤產生向后的彎曲變形,從而使得上、下板體脫離相互卡接狀態。因此的確有待改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血液收集裝置的卡固結構,其通過各卡鉤的橫向板及邊板的設置,從而增加各卡鉤的搭接距離與結構強度,可有效地防止卡鉤的彎曲變形及因變形所造成的自動脫離現象。
為了達成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血液收集裝置的卡固結構,所述收集裝置包括袋體、上板體、下板體及彈性體,在所述上、下板體的中間處分別成形有相互卡固連接的卡鉤,其中,所述卡鉤包括從所述板體的內側面延伸的縱向段、從所述縱向段的末端水平延伸的橫向板、及連接于所述縱向段及橫向板并形成于其一側的邊板,且各所述邊板分別形成于其縱向段的不同側。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血液收集裝置的卡固結構,由于設有各卡鉤的橫向板和邊板,因而增加了各卡鉤的搭接距離和結構強度,可有效地防止卡鉤的彎曲變形及因變形所造成的自動脫離現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上、下板體及彈性體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下板體的局部剖視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上、下板體及彈性體的組合外觀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血液收集裝置的組合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血液收集裝置的使用狀態剖視圖
【主要零件標號】
【本實用新型】
袋體10
管狀接頭11
上板體20
中間板21????凸部211
第一卡鉤212?通孔213
縱向段214???橫向板215
左邊板216???傾斜面217
左側板22????軸座221
右側板23????折線24
下板體30
中間板31????凸部311
第二卡鉤312?通孔313
縱向段314???橫向板315
右邊板316???傾斜面317
左側板32????樞軸321
右側板33????折線34
彈性體40
小徑圓環41??大徑圓環4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進行詳細說明。然而,附圖僅供參考與說明,并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
圖1-3分別為本實用新型的上、下板體及彈性體的立體分解圖、下板體的局部剖視放大圖及組合外觀圖。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血液收集裝置的卡固結構,血液收集裝置主要包括袋體10(如圖4所示)、上板體20、下板體30及彈性體40,其中:
上板體20由矩形中間板21、二分別連接于中間板21的左、右側板22、23構成,并于中間板21與左、右側板22、23的相接處分別成形有折線24。從而使左、右側板22、23可相對于中間板21產生撓性變形。另在中間板21的內部中央處向下延設有圓形凸部211,在凸部211上成形有第一卡鉤212及形成于第一卡鉤212前方的通孔213。第一卡鉤212包括從中間板21的內側面垂直延伸的縱向段214、從縱向段214的末端水平延伸的橫向板215、及連接于縱向段214和橫向板215并形成于其一側的左邊板216。在橫向板215的末端成形有傾斜面217,又在左側板22的外側中間處成形有軸座22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平洋醫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太平洋醫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5380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