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折疊自行車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53703.3 | 申請日: | 2007-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5864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14 |
| 發明(設計)人: | 羅長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羅長春 |
| 主分類號: | B62K15/00 | 分類號: | B62K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1713天津市武***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折疊 自行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特別涉及一種折疊自行車。
背景技術
“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的基本需求,其中的“行”包括多種方式,自行車是就是一種普遍的交通工具。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自行車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在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加上交通的擁擠,很多人需要將自行車隨身攜帶,這也使得一部分自行車朝向小型化發展,衍生出各種各樣的便攜式自行車。綜觀現今的便攜式自行車,一部分為橫向伸縮變形,也就是采用可伸縮的套管式橫梁,使長度變短減小自行車的體積;另一部分為前后對折,也就是將自行車由橫梁或斜梁處對折,使前后輪折疊到一起來減小自行車的體積,方便攜帶。然而,這些折疊自行車也有其不方便的地方,在其折疊時需要一定的力道,折疊之后不容易固定,折疊之后占有較大面積等等。為此,本發明人變換一種思路,從另外的角度來解決自行車的折疊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折疊自行車,不采用常見的折疊式,而利用使傳動機構與后軸之間的連接桿進行變形,將自行車從正常的可行駛狀態縮小到便于攜帶的狀態。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折疊自行車,通過驅動踏桿的作用,在不需要很大力道的情況下,實現自行車的折疊。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折疊自行車,包括有前輪、后輪和車架,前輪和后輪分別通過前軸和后軸可旋轉的連接到車架上,所述車架上設置有用于轉向的龍頭、車座、傳動機構、后支架和支撐桿,其中,前梁前端焊接于龍頭,后端與變形桿一端銷軸連接,斜梁一端傾斜焊接于前梁的中后部,斜梁另一端傾斜焊接于車座支架,車座支架上焊接有連接件,減震彈簧一端銷軸連接于該連接件,減震彈簧另一端與后上叉一端相固定,后上叉與后下叉為一整體件,,其另一共同連接端固定于后軸,后下叉的另一端銷軸連接于變形桿,在變形桿接近于前梁一端設置傳動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方案是,在剛性連接處可設置加強部件,以保證足夠的剛度。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方案是,在變形桿與后下叉的銷軸連接處設置驅動踏桿,以便于施力變形。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方案是,在變形桿與后下叉的銷軸連接處驅動踏桿的另一面,設置二次傳動機構,以便實現本車的加速性能,彌補小型折疊自行車的速度缺陷。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行車不同于常見的折疊性自行車,而是利用凸多邊形的可變形性,通過對車架的改進使其可以折疊變為凹多邊形,從而實現整個車架整體尺寸得到改變,從而方便使用者騎行和攜帶。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另外的特征、優點可以通過以下結合附圖的詳細說明得到進一步的理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折疊自行車展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折疊自行車折疊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折疊自行車的后上叉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折疊自行車的后下叉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折疊自行車的后支架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前輪11;后輪12;龍頭13;車座14;傳動機構15;后支架16;支撐桿17;二次傳動機構18;車架20;前梁21;斜梁22;后上叉23;后下叉24;減震彈簧25;車座支架26;變形桿27;驅動踏桿28;前叉33;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折疊自行車,包括有前輪11、后輪12和車架20,前輪11和后輪12分別通過前軸和后軸可旋轉的連接到車架20上,所述車架20上設置有用于轉向的龍頭13、車座14(未示出)、車座支架26、傳動機構15(未示出)、后支架16和支撐桿17,其中前輪11、后輪12以及龍頭13、車座14、傳動機構15、后支架16和支撐桿17均為現有技術中常見的結構,在此不再贅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羅長春,未經羅長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5370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乒乓球撿球器
- 下一篇:競速自行車腳踏后勾蓋的改進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