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內置式微創手術針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53629.5 | 申請日: | 2007-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52156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30 |
| 發明(設計)人: | 李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龍 |
| 主分類號: | A61B17/06 | 分類號: | A61B17/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2***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置 式微 手術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衛生領域,尤指一種臨床手術器械,一種手術針。
背景技術
一般臨床手術需要使用多種手術器械,在手術過程中,縫合針是常用的器具,現有的手術針通常為帶有針尖并且具有尾孔的針桿狀結構,由于針桿上無夾持架,需要用專門的彎頭持針器才能夾持針桿,夾持不方便,給手術操作帶來了困難,并因此而延長了手術時間,增加了病人痛苦。在一些人身內深處作的手術中,為了操作的需要,則需要加大體表手術創口,失血量多,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不利于身體的恢復,并且給體表造成的創傷過大,影響美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手術針——內置式微創手術針,便于體內縫合手術,尤其是人身內深作業的手術,有利施術過程中手指的合理用力和對微細組織結構更有效的縫合,并有很好的針刺效果,提高了手術安全性,減少了病人的痛苦,增加了施術有效性和整體美觀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內置式微創手術針,包括針柄、針體,所述的針體前端為扁平的尖端峰利的楔形,其上設有針線孔,針體的前部為圓弧形。針體的長度根據手術的部位和深度選取,手術部位深,操作位與開口遠
所述的針柄為條形片狀,針體所在的平面與針柄垂直。
所述的針線孔的邊緣設有與外部相通的開口槽。
使用時,手持針柄,可以在內窺鏡及電腦配合下,準確進行縫合手術,利用針尖部扁平的尖端峰利的楔形,將針體刺入體內,通過穿入針線孔的手術線縫合傷口。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針體帶有針柄的結構形式,將手術針通過微創,伸入身體內部縫合,便于進針、持針,不需要專門的持針器,即可完成各方位的傷口縫合,針體前端為扁平的尖端峰利的楔形,具有很好的針刺效果,刺穿組織便于縫合。針體的前部為圓弧形,附合人們內部結構的彎曲度,便于各個角度靈活操作。
針柄為條形片狀,針體所在的平面與針柄垂直。便于固定方向,定向操作,方向感好,同時也便于用力。針柄上還設有流線形防滑凹槽,便于把持。針線孔的邊緣設有與外部相通的開口槽,方便穿針引線,需要穿線時,只需要將手術線通過凹槽壓入針線孔即可,節約手術時間。
手術的創口小,安全性好,有利于患者的恢復,對體表外觀影響小。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局部放大圖。
圖號說明:
1針柄????11防滑凹槽????2針體????3針線孔????31開口槽
具體實施方式
內置式微創手術針,如圖1所示,包括針柄1、針體2,針體2前端為扁平的尖端峰利的楔形,其上設有針線孔3,針體2的前部為圓弧形。
針柄1為條形片狀,針體2所在的平面與針柄垂直,如圖1所示,在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針柄1上還設有流線形防滑凹槽11。為了穿針引線方便,還可以將針線孔3的邊緣設置與外部相通的開口槽31,如圖3所示。
使用時,手持針柄,可以在內窺鏡及電腦配合下,準確進行縫合手術,利用針尖部扁平的尖端峰利的楔形,將針體刺入體內,通過穿入針線孔的手術線縫合傷口。在一些深度的體內手術過程中,如疝氣胸隔手術中,將手術針通過微創,伸入身體內部縫合,即可完成各方位的傷口縫合,針體前端為扁平的尖端峰利的楔形,具有很好的針刺效果,刺穿組織便于縫合。針體的前部為圓弧形,附合人們內部結構的彎曲度,便于各個角度靈活操作。
針柄為條形片狀,針體所在的平面與針柄垂直。便于固定方向,定向操作,方向感好,同時也便于用力。針柄上還設有流線形防滑凹槽,便于把持。針線孔的邊緣設有與外部相通的開口槽,方便穿針引線,需要穿線時,只需要將手術線通過凹槽壓入針線孔即可,節約手術時間。
以上實施例僅供說明本實用新型之用,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各種變換或變化,如:針柄可以采用傳統的葫蘆形或者上面帶有花紋的圓柱形,如圖2所示。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疇,應由各權利要求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龍,未經李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5362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