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有效長度最佳化的導熱管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52358.1 | 申請日: | 2007-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62931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21 |
| 發明(設計)人: | 何信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力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15/04 | 分類號: | F28D15/04;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縣竹***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效 長度 最佳 導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導熱管,特別涉及可使有效長度最佳化的導熱管。
背景技術
導熱管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電子設備的散熱傳導構件,導熱管主要包括中空管體,該中空管體的中空內部抽成真空狀態,且所述中空內部通常組設有毛細組織以增強導熱效果,該中空管體的兩端部則必須加以封合,以使保持中空內部的真空狀態。
本實用新型特別針對導熱管端部的封合結構部份加以思索突破,現有導熱管端部進行封合的方式如圖1、2所示,通常先在導熱管10端部形成縮合區段11,該縮合區段11通過使管壁呈皺折狀壓合成形,再于該縮合區段11的端部施以點焊或熔接手段形成閉合部12,由于該縮合區段11內部空間已被夾壓成實心狀態,傳導熱量的效率非常低,故將成為導熱管10導熱的無效區段;當導熱管10的長度在一定規格以上時,由于所述縮合區段11所占的比例相對極為短小,故對于導熱管10的組配空間以及導熱效益并不致造成影響;然而,目前隨著電子設備的輕薄化設計趨勢,使得負責傳導散熱功能的導熱管組裝空間必須大幅縮減,如此一來,由于導熱管的整體長度被縮減至最短狀態,致使其端部縮合區段所占的比例相對變長,即導熱的無效區段比例變長的狀態,進而對導熱管導熱效能的發揮造成較大影響。
針對上述現有導熱管應用上所存在的問題,如何使導熱管能夠以較短長度狀態達到最佳熱傳導效益,實有待業內人士再加以思索突破的目標及方向。
有鑒于此,設計人本于多年從事相關產品的制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的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后,終得一確具實用性的本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有效長度最佳化的導熱管,使得導熱管的長度縮減至最短狀態時,其導熱的無效區段比例縮減,進而增加導熱管的有效導熱長度。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該有效長度最佳化的導熱管包括中空管體,該中空管體包括中空槽和兩閉合端;至少一閉合端設有輾合部位。
由上述技術方案所描述的有效長度最佳化的導熱管,至少一閉合端具有輾壓手段所形成的輾合部位;通過這種導熱管構造設計,使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可達到如下優點:通過該導熱管的閉合端具輾合部位的創新型態設計,由于該輾合部位所造成的導熱無效區段可較現有結構的縮合型態縮減許多,即可相對增加導熱管導熱有效區段的長度,當該導熱管須縮減至最短規格的極小化設計時,可通過該輾合部位的設計獲得最大的導熱有效區段狀態,以適應導熱管的短小化設計。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導熱管的立體圖;
圖2為現有導熱管的平面剖視圖;
圖3本實用新型導熱管成品型態立體示意圖;
圖4本實用新型導熱管成品型態局部結構平面剖視圖;
圖5本實用新型導熱管的輾合部位結構型態另一實施例的平面剖視圖;
圖6本實用新型導熱管的輾合部位為階段式型態的剖視圖;
圖7本實用新型導熱管制造方法步驟的平面簡示圖;
圖8本實用新型導熱管的輾壓手段的具體實施方式平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有效長度最佳化的導熱管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3、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有效長度最佳化的導熱管的較佳實施例,惟此等實施例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申請上并不受此結構的限制;所述導熱管A1包括中空管體20,該中空管體20具有兩閉合端25以及內部一中空槽23,該中空槽23內設有毛細組織40;而所述導熱管A1的至少一閉合端25設有輾壓手段所形成的輾合部位24。
如圖4、5所示為所述輾合部位24的實施變化型態,圖4所示的輾合部位24具有較長的輾壓結合區段,圖5所示輾合部位24的輾壓結合區段則相對較短,此等型態均為業內人士可根據需要具體選擇。
其中,該輾合部位24可為一次輾壓成型的錐縮型態,或是如圖6所示的階狀型態,該階狀型態包括有至少第一階緣241以及第二階緣242。
又,該閉合端25并可再予以焊接或熔接,如圖4、5所示的閉合端25,通過焊料251加以封閉,進一步強化密合封閉效果。
如圖7所示,所述導熱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取一中空管體20(可為銅管),該中空管體20包括有兩開口端21、22以及位于內部的一中空槽23;
將該中空管體20的內部中空槽23抽成真空狀態,且將其兩開口端21、22加以封閉形成封合端210、2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力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力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5235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便利桌子
- 下一篇:舷外機在起翹狀態下的旋轉限位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