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風扇馬達散熱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50345.0 | 申請日: | 2007-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15231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0 |
| 發明(設計)人: | 洪銀樹;許世璋;羅培瑋 | 申請(專利權)人: | 建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G12B1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燕秋 |
| 地址: | 中國臺灣802高雄***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扇 馬達 散熱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散熱風扇,特別是指一種可以不改變原結構即可達到降低其發熱電子組件的溫升,以延長風扇使用壽命的風扇馬達散熱結構。
背景技術
如圖1、圖2所示,習用的散熱風扇結構包含有一殼體1、一扇輪2與一電路板3。
殼體1具有一氣流通道10、一入風口11、一出風口12、一基座13以及一定子組14。其中氣流通道10中容置扇輪2,并使氣流由入風口11輸入由出風口12輸出,基座13位于出風口12的側方,供承載電路板3與定子組14,并結合扇輪2。
扇輪2具有一輪轂21、一軸桿22、多個葉片23以及一環形磁鐵24,其中軸桿22位于輪轂21的內部中央位置,并可轉動的結合在基座13上,葉片23環設在輪轂21外周面。
電路板3上設有感應組件31與至少一發熱電子組件32,用于控制上述定子組14的交變激磁,在運轉時,環形磁鐵24用于感應定子組14的交變激磁以推動扇輪2旋轉,進而利用葉片23驅動氣流由入風口11側流動至出風口12側。
但是,上述晶體管的發熱電子組件32是利用半導電性的金屬/非金屬混滲材質控制電流的閘流方向,因此在發熱電子組件動作期間,其本身材質必然多少耗損部份電能并轉換成熱能。然而在構造上,發熱電子組件32位于基座13與輪轂21所包覆的范圍內,使得發熱電子組件32缺少適當的散熱條件,容易因為溫度過高而影響其動作穩定性,甚至影響散熱風扇的功效與壽命。
因此本申請的發明人曾經研發一種散熱風扇,期望能改善上述習用結構的缺點,如圖3、圖4所示,其在電路板3上凸伸一延伸部30至扇輪2的輪轂21范圍外,并將發熱電子組件32設置在延伸部30上,使發熱電子組件32的其中一部份或全部位于扇輪21葉片23的下風處,利用葉片23所導引的氣流同時對發熱電子組件32進行散熱。
本申請的發明人之前研發的散熱風扇確實能有效降低發熱電子組件32的溫升,避免因為高溫而影響散熱風扇的整體效能與壽命,然而,在此同時卻也衍生發熱電子組件32與葉片23相互干涉而產生靜電干擾影響性能等問題。
散熱風扇的原結構設計,其扇輪2的輪轂21底緣與電路板3、基座13之間預留有最小安全距離H,然而延伸部30與發熱電子組件32凸伸至輪轂21范圍外之后,扇輪2的輪轂21底緣與發熱電子組件32之間的距離h則明顯小于最小安全距離H,從而造成扇輪2與發熱電子組件32相互干涉,若要避免干涉則必須改變該散熱風扇的原結構。再者,當發熱電子組件32的其中一部份或全部暴露于葉片23下風處時,等于直接曝露在葉片23所導引的氣流流場當中,使得流場空氣撞擊所產生的靜電會干擾發熱電子組件32的正常運作,甚至造成功能失效。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風扇馬達散熱結構,其可在不改變原結構的條件下,達到降低發熱電子組件溫升的功效。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風扇馬達散熱結構,其可避免發熱電子組件受流場靜電干擾。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一種風扇馬達散熱結構,其包含:一殼體,其設有一入風口、一氣流通道、一出風口與一基座,所述入風口與出風口分別位于所述氣流通道二側,所述基座設于所述氣流通道的一側;一扇輪,其可轉動地結合于所述基座上,并具有一輪轂與多個葉片;一電路板,設于所述基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板至少一側面設置有高導熱性金屬,且其至少一部份凸伸至所述扇輪的輪轂的范圍外,所述凸伸的部份位于所述葉片的下風處,以利驅散熱能。
上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所述電路板選用軟性印刷電路板或硬性印刷電路板。
上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所述高導熱性金屬采用銅、鋁或錫。
上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所述電路板至少有一延伸部凸伸至所述扇輪的輪轂的范圍外,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葉片下風處。
上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基座與所述氣流通道內壁面之間具有多個肋條,且至少一所述肋條上設有導線槽,所述延伸部位于具有導線槽的所述肋條上方。
上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所述電路板的形狀為圓形、矩形或扇形。
上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圓形電路板的整體外徑擴大至大于所述輪轂外徑。
上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矩形與扇形電路板至少一邊或至少一角凸伸至所述輪轂的范圍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建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建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5034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大功率發光二極管散熱的封裝結構
- 下一篇:軸流式永磁發電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