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按摩器的改良構造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50301.8 | 申請日: | 2007-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4905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23 |
| 發明(設計)人: | 林寶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寶琴 |
| 主分類號: | A61H39/04 | 分類號: | A61H39/04;A61N2/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中國***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按摩 改良 構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按摩器,特別是指一種免電式,構造簡單,使用方便,可以一手握持而由體外對其肌肉或經絡進行有效按摩的按摩器的改良構造。
背景技術
現今忙碌工商社會的生活型態,很多人容易產生因缺乏運動所引發的肌肉或神經酸痛的情況,或因氣血循環不良而產生手腳冰冷或麻的現象;而為改善上述狀況,市場上出現許多種按摩工具,大小、形狀與電動、手動,甚至有遠紅外線或帶磁等各式型態的。而本案設計人為提供一種構造簡單、易于攜帶、免電源、省力易使用,且具有良好按摩與促進血液循環效果的嶄新結構,以供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與增進其實用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按摩器的改良構造,提供一種構造簡單、易于攜帶、免電源、省力易使用,且具有良好的按摩與促進血液循環效果的按摩器構造。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按摩器的改良構造,包括一殼體與一按摩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是呈手輪狀的塑料或橡膠體,并在其內側面具有一容置室;所述的按摩組,是包含一板體與數支按摩柱,所述的板體上具有數個孔洞;數支按摩柱為帶磁的構件,其中一端是呈圓球形的尖端,另一端則固定在板體的孔洞上結成一體;所述的按摩組組合后設置在殼體的容置室內,并與殼體結合成一體。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在于:據上述的構造組合使用時,其中的按摩柱通過其尖端,而形成具有數個帶磁的按摩點,另可通過采用所述的一按摩組整體的重量自然賦予各按摩點有適當的按摩壓力,且因其殼體的形狀與大小而適在使用者以單手握持所述的一按摩器,在不需電源的情況下,直接在人體肌膚表面進行按摩的工作,達到構造簡單、易于攜帶、免電源、省力易使用,且具有良好的按摩與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二);
圖3為圖2的立體組合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三);
圖5為圖4的組合剖面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四)。
附圖標記說明:10-殼體;11-容置室;20-按摩組;21-板體;22-按摩柱;23-磁鐵;24-內殼;211-孔洞;221-尖端;241-容室。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貴審查委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構造、裝置及其特征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茲舉其可行實施例并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按摩器的改良構造,主要構造包括由一殼體10與一按摩組20所組成;其中:一殼體10,是呈手輪狀的塑料或橡膠體,并在其內側面具有一容置室11;一按摩組20,是至少包含由一板體21與數支按摩柱22組成,所述的板體21是由金屬制成的圓板狀,其上具有數個孔洞211;數支按摩柱22是帶磁的構件,其中的一端是略呈圓球形的尖端221,另一端則可固定在板體21的孔洞211上結成一體;所述的按摩組20組合后是置入殼體10的容置室11內并結合成一體;其組合時,可以黏合、鉚合或螺合方式結合固定。
如上述構造,其中帶磁的按摩柱22,制作時可直接由磁鐵材料制成,或以一金屬制的按摩柱配合一磁鐵所組合成。如圖2與圖3所示,其中的按摩組20是包含一板體21、數支按摩柱22與一磁鐵23組成,所述的板體21上具有數個孔洞211;數支按摩柱22是由金屬制成,其中的一端是略呈圓球形的尖端221,另一端則可固定在板體21的孔洞211上結成一體;板體21不具有按摩柱22的一側面上貼附有所述的磁鐵23;所述的按摩組20組合后是以其中的磁鐵23與板體21一并置入殼體10的容置室11內并結合成一體。
如上述構造的另一種組合方式如圖4、圖5所示,其是在前一實施例的基礎下,另設有一內殼24,所述的內殼24呈皿狀而具有一容室241,可先將所述的按摩組20的磁鐵23與板體21一并置入內殼24的容室241內連結成一體之后,再放置在殼體10的模具中一體模造成形,而將按摩組20除按摩柱22外全部包覆在殼體10之內,達到便于制作組裝成型與較佳的握裹功效。
再如圖6的實施例所示,其中帶磁的按摩柱22,也可設計成在一中空的按摩柱22內設置一磁鐵23所組合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寶琴,未經林寶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5030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