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白平衡調整用鏡頭蓋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49489.4 | 申請日: | 2007-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6035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14 |
| 發明(設計)人: | 周思都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思都 |
| 主分類號: | G03B11/04 | 分類號: | G03B11/04;G03B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衛華 |
| 地址: | 101300北京市順***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白平衡 調整 鏡頭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攝影附件,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用于調整數碼相機、攝像機白平衡數值的鏡頭蓋。
背景技術
攝影時,為了盡可能減少外來光線對目標顏色造成的影響,在不同的色溫條件下都能還原出被攝目標本來的色彩,一般采用手動調節白平衡。手動調節白平衡是通過白色參照物來實現的,如將純白白紙、白卡板對著鏡頭,以完成白平衡的手動調整。而這需要攝影者隨時攜帶諸如白紙一類的參照物,給攝影者帶來了很多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調整白平衡的鏡頭蓋,該鏡頭蓋既可保護鏡頭、鏡片,又可在拍攝景物時修正白平衡數值,以準確還原景物的色彩。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白平衡調整用鏡頭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個白色片狀透光體和一個支撐環體,該支撐環體的兩端開口處各設有一個扣合接口,該支撐環體通過該兩個扣合接口分別與白色片狀透光體和鏡頭扣合。
在實際實施中,所述白色片狀透光體和所述支撐環體可為注塑一體成型。
所述鏡頭蓋還可包括一個連接環體,該連接環體的一端開口處設有一個扣合子口,該扣合子口與所述支撐環體一端開口處的扣合接口扣合,該連接環體的另一端開口處設有螺紋,該螺紋用于與鏡頭螺紋連接。
所述支撐環體上可設有一個栓繩環,該栓繩環上連接有一個連接繩,該連接繩用于使鏡頭蓋與鏡頭相連。
使用時,先將數碼照相機(或攝像機)設定為手動調焦模式MF,將白平衡調整設定為手動自定義模式,然后將鏡頭蓋安裝在鏡頭前端,攝影者對準背景光按下白平衡鍵鎖定,這時拍攝場景的背景光透過鏡頭蓋上的白色片狀透光體及鏡頭鏡片,而均勻地投射在相機內的CCD傳感器上,從而相機調整白平衡。當白平衡數值確定后,相機鎖定該白平衡數值,并給攝影者一個確認信號。這時攝影者便可按照常規的拍攝步驟進行拍攝,從而得到色彩真實還原的畫面。
本實用新型既具有普通鏡頭蓋的功能,有效保護鏡頭及鏡片,又具有白平衡調整功能,在攝影時測取景物的白平衡數值,從而準確還原景物色彩,有效克服在復雜光線的情況下CCD傳感器無法準確還原色彩的缺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組成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剖視圖(無連接繩);
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組成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連接環體剖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帶有突出于機身之外的鏡頭的數碼照相機和攝像機。
下面結合附圖作詳細描述。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一個白色片狀透光體1和一個支撐環體2,該支撐環體2的兩端開口處各設有一個扣合接口,該支撐環體2通過扣合接口21與白色片狀透光體1扣合,且通過扣合接口22與鏡頭5扣合。該支撐環體2用于支撐白色片狀透光體1,且使白色片狀透光體1與鏡頭5連接。在實際實施中,白色片狀透光體1和支撐環體2也可注塑一體成型。
圖1所示的鏡頭蓋與鏡頭5的連接方式為扣合式連接,該鏡頭蓋與鏡頭5連接的結構及尺寸符合國際ISO-1973E標準,其可扣合在按國際ISO-1973E標準制造的各類鏡頭或鏡頭前的附加鏡片上使用。
在各生產廠家制造照相機或攝像機的過程中,鏡頭與鏡頭蓋扣合部位的尺寸會存在一定誤差,如果使用圖1所示的鏡頭蓋,則鏡頭蓋和鏡頭扣合的可靠性會受到影響,對于這種狀況的鏡頭或附加鏡片,其上可安裝如圖3所示的鏡頭蓋。
圖3所示的鏡頭蓋與圖1所示的鏡頭蓋相比,其增加了一個部件--連接環體3,如圖4所示,該連接環體3的一端開口處設有一個扣合子口31,該扣合子口31與支撐環體2一端開口處的扣合接口22扣合,該連接環體3的另一端開口處設有螺紋32,該螺紋32與鏡頭5上的螺紋51旋合,以使鏡頭蓋與鏡頭5連接,如圖5所示。此種鏡頭蓋既適用于各類按國際ISO-1973E標準制造的鏡頭或附加鏡片,也適用于各類非國際ISO-1973E標準制造的鏡頭或附加鏡片,具有很強的通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思都,未經周思都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4948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內控真空焊接爐
- 下一篇:煤爐供暖與地下水供冷兩用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