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環保型茶爐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49249.4 | 申請日: | 2007-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53750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30 |
| 發明(設計)人: | 尹浚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尹浚生 |
| 主分類號: | F24H1/22 | 分類號: | F24H1/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1113北京市通州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環保 茶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環保型茶爐,主要為供應飲用開水的茶爐
背景技術
傳統的供水鍋爐為直燒式,爐火從下向上燃燒,這種結構的供水鍋爐體積大、但供水量少、結構復雜、上火慢、熱利用率低、污染排塵大、制作成本高和售價貴、而且不易修理、使用和添煤不方便,且水膽內水循環不暢通,常有水錘現象,使用壽命短。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環保型茶爐,使其具有反燒結構,無污染排放、節省資源、減少時間、熱利用率高、上火快,制作成本和售價低、使用添煤方便和使用壽命長的優點。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爐膛位于爐體內下部,爐膛外端與爐體之間形成水膽,爐膛水膽從爐膛中部上端向下斜置,爐膛水膽分割爐膛為前爐膛和后爐膛,前后爐膛下端相通,爐膛水膽向后爐膛下端斜置,后爐膛上端與煙道火管的下端相通,煙道火管的另一端穿過水膽與煙囪相通,爐體的前端面設有添煤口和前清渣門,添煤口和前清渣門分別與前爐膛相通,進水口位于爐膛水膽下端,爐膛水膽與水膽互通。上述結構設計實現了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具有反燒結構、制作成本和售價低、采用反燒爐膛設計熱利用率高、上火快、無污染排放、使用添煤方便和使用壽命長,一爐水從常溫升至90度所需的時間縮短了1/3,燃用煤節省30%,內部結構設計的改進非常有利于爐水循環,更便于在內、外部實施清垢,使用壽命大大延長。
附圖說明
圖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一種環保型茶爐,主要由爐體4、進出水口、爐箅10和煙門2所組成。爐膛位于爐體內下部,爐膛外端與爐體之間形成水膽18。爐膛水膽7從爐膛中部上端向下斜置,爐膛水膽分割爐膛為前爐膛17和后爐膛5,前后爐膛下端相通,爐膛水膽向后爐膛下端斜置,爐膛水膽與水膽互通。后爐膛上端與煙道火管3的下端相通,煙道火管的另一端穿過水膽與煙囪相通,煙道火管內設有煙門,煙門的作用是啟閉煙囪。爐體的前端面設有添煤口16和前清渣門13,添煤口和前清渣門分別與前爐膛相通,用于向前爐膛內添煤和清除煤灰。爐體的后端面設有后清渣門9,用于清除后爐膛內煤灰。進水口15位于爐膛水膽下端。所述的出水口1位于爐體頂端。
所述的爐箅位于前后爐膛下端。爐箅下端為出灰室11,出灰門12設在爐體下端前側并與出灰室相通。爐體后端設有排污口8與水膽下端相通,用于排除水膽內的污垢。所述的前爐膛的橫切面呈梯形。所述的前爐膛的前后爐膛總體面積的2/3-3/4。
使用時,冷水自進水口進入水膽和爐膛水膽,吸收前后爐膛和煙道火管周邊的熱量后再從出水口流出爐體供應熱水。點火時從添煤口將煤14加入前爐膛內,將煤點燃,爐火6從前爐膛反燒進入后爐膛,使爐膛水膽和煙道火管及水膽內的水充分吸收熱量。打開出灰門、關閉前清渣門、后清渣門和添煤口,打開煙門,煤可充分燃燒。添煤時,打開添煤口上的門添入煤即可。顯然前后爐膛交界處為煤的充分燃燒區,而添加進的煤煙必須反向經過充分燃燒區才能進入煙道火管,而后排入煙囪口,從而有效地使煤充份燃燒、即提高熱利用率又無煙排放。打開出灰門,可清除爐箅上下內的煤灰。
總之,本實用新型具有反燒結構、制作成本和售價低、無污染排放、熱利用率高、使用壽命長的優點,可推廣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尹浚生,未經尹浚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4924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輸送機傳送帶限位裝置
- 下一篇:顯示屏幕器材的辨識及防遺失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