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無油煙生鐵鍋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48751.3 | 申請日: | 2007-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70275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軍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軍輝 |
| 主分類號: | A47J36/02 | 分類號: | A47J3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誠信通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魏殿紳;龐炳良 |
| 地址: | 467100***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煙 生鐵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鍋體,具體為一種無油煙生鐵鍋。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出現的無油煙鍋的材質主要有鋁合金和不銹鋼兩種。無油煙鍋與普通鍋的區別在于其鍋體厚度的增加,改善了鍋體的導熱性和蓄熱性能,消除了局部過熱現象,使鍋體的內表面熱分布比較均勻,因此,在煎炒時不易起油煙或減少油煙。
鐵鍋對防治缺鐵性貧血有很好的輔助作用,由于鹽、醋對高溫狀態下鐵的作用,加上鍋鏟、勺等的摩擦,使鍋內層表面的無機鐵脫屑成直徑很小的粉末,這些粉末被人體吸收后,在胃酸的作用下轉變成無機鐵鹽,食物中很多都含鐵,但鐵鍋補鐵更直接。如果根據無油煙鍋的特點,將生鐵鍋的鍋體加厚(加厚到4~5.5mm),這會使生鐵鍋的傳熱效率降低,外形笨重,而且浪費能源。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生鐵鍋在烹飪時易產生油煙的缺陷,提供一種鍋體重量輕、傳熱效果好、節約能源的無油煙生鐵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無油煙生鐵鍋,在鍋體底部設有凹坑或若干圈同心圓凹槽,在凹坑或凹槽內填充銅或鋁。
如上所述的無油煙生鐵鍋,其中,凹槽的槽深為3~4mm,槽寬為10~40mm。
如上所述的無油煙生鐵鍋,其中,凹坑的深度為3~4mm,直徑為120~260mm。
無油煙生鐵鍋的另一種技術方案,在較薄的鍋體底部直接釬焊一層銅板或鋁板,在銅板或鋁板上復合一層不銹鋼板或不銹鋼網。
本實用新型將鐵鍋鍋底的一部分用銅或鋁材料進行替換,減輕了鍋體的重量,降低了烹飪時的工作強度;利用銅、鋁快速熱傳遞的特性(銅的傳熱速度大約是鐵的5倍,鋁的傳熱速度大約是鐵的3倍),迅速把熱能均勻地傳遞給鍋的本體,從而達到減少烹飪時間、節約能源的效果。本實用新型還原了鍋體底部的厚度(4~5.5mm),達到無油煙鍋底部厚度的要求,避免產生局部高溫,達到烹飪時無油煙或者微油煙的效果。本實用新型適用于所有灶具,正確使用可節約食用油20%左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鍋體??2.同心圓凹槽??3.盤狀凹坑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無油煙生鐵鍋在鍋體1底部設有盤狀凹坑3或若干圈同心圓凹槽2,在凹坑3或凹槽2內填充銅或鋁;或者,把生鐵鍋的底部加工成較薄的平面或球面,再根據平面或球面的大小直接將銅板或鋁板釬焊在鍋體底部,在銅或鋁上復合一層不銹鋼板或不銹鋼網。其中,凹槽的槽深為3~4mm,槽寬為10~40mm;凹坑的深度為3~4mm,直徑為120~260mm,其具體尺寸根據鍋型和鍋體尺寸來選擇。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無油煙生鐵鍋在加工時,先利用數控車床對生鐵鍋鍋體進行加工,把鍋底加工成盤狀凹坑或多個同心圓凹槽,然后把銅或鋁的熔液注滿凹槽或凹坑,或者用銅板或鋁板直接用壓力機壓進凹槽或凹坑內進行釬焊復合,然后把鍋體底部表面進行精加工。另外,還可以直接將銅板或鋁板復合(釬焊)在鍋體底部,用不銹鋼板或不銹鋼網復合在銅板或鋁板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軍輝,未經劉軍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4875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