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便攜式大容量電源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46808.6 | 申請日: | 2007-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66796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振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振華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H02H7/18;G01R31/3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建春;趙辛 |
| 地址: | 湖南省長沙市岳***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便攜式 容量 電源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攜式大容量電源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向手機、個人數字助理(PDA)等便攜式電子設備供電的便攜式大容量電源裝置。
背景技術
使用手機、個人數字助理的消費者經常在家用交流電源或汽車電源都不能使用的地方遇到電池電量不足的問題。因為傳統的供電設備在沒有交流電源或汽車電源的條件下是不能使用的。為此,現有的一種辦法是在例如機場的一些場合設有固定的手機充電站,配有多種手機供電器供手機充電。但是使用此方式供電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費者的使用靈活性。還有一種辦法是采用干電池升壓后再給手機供電,但是由于干電池具有體積大,容量小的局限,并且只能一次性使用,所以此辦法仍然成本較高而不適用。
標題為“內置充電電池的便攜式充電設備”的中國專利申請第02828034.2號公開了一種具有內置電池的充電設備。由于該充電設備內部具有冗長的交流電源線、電源隔離變壓器、濾波器、整流器等部件,使得其較笨重、不易攜帶,且造價昂貴。另外,其供電與放電接口單一,只適合于某種特定的電子設備,使用范圍較窄。
綜上所述,需要提供一種可以克服上述問題的便攜式大容量電源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體積小、重量輕、方便攜帶的大容量的便攜式大容量電源裝置。其無內置變壓器,不受交流電源或汽車電源的限制,接頭兼具多種規格,具有通用性。
本實用新型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提供了一種便攜式大容量電源裝置,其包括:充電電池;用于向該充電電池供電的供電接口部;用于使該充電電池放電的放電接口部;用于控制該充電電池的供電及放電的控制模塊;容納該充電電池、該供電接口部、該放電接口部以及該控制模塊的殼體。
優選地,該控制模塊包括由微處理器(MCU)控制的輸出電壓調整系統以及輸出電壓采樣系統。
優選地,該控制模塊包括由微處理器(MCU)控制的脈寬調制(PWM)控制系統。
優選地,該控制模塊還包括由微處理器(MCU)控制的過充及過放保護感應控制系統。
優選地,該控制模塊還包括由微處理器(MCU)控制的過流及溫升保護感應控制系統。
優選地,該便攜式大容量電源裝置還包括設置于該殼體上的供電及放電狀態指示系統。
優選地,該殼體包括上蓋、左側壁和右側壁。
優選地,該充電電池為鋰聚合物電池。
優選地,該供電接口部是多規格兼容的,可以連接到筆記本電腦、ipod、PSP、PDA、DC、DV、MP3/MP4或手機等類型的充電器上進行供電。
優選地,該放電接口部是多規格兼容的,可以連接到筆記本電腦、ipod、PSP、PDA、DC、DV、MP3/MP4或手機等的電源接口為它們提供電源。
由于該便攜式大容量電源裝置可采用高能的聚合物鋰電池,其重量可以小到約25克,而容量可達約450毫安時(mAH)或者更大。所以其體積小、重量輕、方便攜帶,且可隨時隨地的放在口袋中以備給便攜式電子設備供電。由于該電源裝置具有多種輸入輸出接口,使用范圍較廣,具有通用性。由于該裝置內設有過充、過放、過流以溫升保護電路,提高了其使用安全性及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可參考附圖通過實例更加具體地描述本實用新型,其中附圖并未按照比例繪制,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示范性便攜式大容量電源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便攜式大容量電源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圖3顯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便攜式大容量電源裝置向手機供電的立體示意圖;
圖4顯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便攜式大容量電源裝置的工作原理框圖;以及
圖5顯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便攜式大容量電源裝置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和2分別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示范性便攜式大容量電源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和分解圖。該便攜式大容量電源裝置10包括充電電池4,用于向充電電池4供電的供電接口部8(也稱供電插頭),用于使該充電電池4放電的放電接口部5(也稱供電插頭);用于控制該充電電池的供電及放電的控制模塊6;以及容納該充電電池4、該供電接口部8、該放電接口部5以及控制模塊6的殼體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振華,未經劉振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4680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