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按鍵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46541.0 | 申請日: | 2007-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69726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04 |
| 發明(設計)人: | 林靖庭;張昭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13/14 | 分類號: | H01H13/14;H01H1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陳小雯;李曉舒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按鍵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止鍵帽掉落的按鍵結構。
背景技術
現今日常生活中,電腦所扮演的角色從過去的單純文書處理到今日的影音、電玩、視訊等,功能已越來越多樣化,而擔負起控制介面重任的鍵盤,卻不因電腦任務的不同而影響其重要地位,通過鍵盤上的不同按鍵,發揮其所代表的各項功能,讓電腦使用者通過鍵盤按鍵的傳輸就能掌控一切。
圖1顯示現有的按鍵結構10包括一鍵帽101、一連接部101a、一彈性構件102、一基板103以及一支撐構件104。各元件分述如下:
鍵帽101與連接部101a為一體成型,彈性構件102則具有一凹槽102a,且彈性構件102位于鍵帽101的下方,并設置于一基板103的上方,而凹槽102a與連接部101a則以緊配方式相互連接。
另外,支撐構件104設置于帽鍵101與基板103之間,并同時與帽鍵101及基板103樞接,使得帽鍵101可相對于基板103上下移動。
因此,當操作者在使用按鍵時,則可經由一連串的帶動,使按鍵發揮其作用。
然而,現有按鍵結構的設計,主要是以鍵帽的連接部與彈性構件的凹槽,通過緊配的組裝過程,使兩者間相互連接,并進而利用設置于鍵帽與基板間的支撐構件,同時樞接于鍵帽以及基板,使鍵帽可相對于基板上下移動,以完成一連串的按鍵組裝動作。
若以結構設計而言,現有的按鍵結構會因鍵帽的連接部與彈性構件的凹槽無法對準而造成連接部偏心,更會因緊配的組裝方式而導致鍵帽容易損耗脫落以致按鍵使用壽命降低、損壞率提高的結果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按鍵結構,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即提供一種按鍵結構,其包括一鍵帽、一卡合結構、一彈性構件以及一凸出部。鍵帽具有一底面。卡合構件設置于鍵帽的底面上。彈性構件位于鍵帽的下方。凸出部黏合于彈性構件上方,其中凸出部以可平行于鍵帽活動的方式與卡合構件嵌合。
其中,凸出部為一鐵片。
其中,卡合構件更包括一內部空間,且凸出部以滑動的方式嵌合于內部空間中。
其中,凸出部的寬度小于卡合構件的內部空間寬度。
其中,彈性構件的材質為橡膠。
其中,彈性構件的形狀為柱體。
其中,卡合構件的形狀為具有缺口的環形框體或是具有缺口的方形框體。
其中,凸出部的寬度大致上等于卡合構件的缺口寬度。
其中,按鍵結構更包括一基板,且彈性構件設置于基板上。
其中,按鍵結構更包括一支撐結構,設置于鍵帽及基板之間,且同時與鍵帽及基板樞接,使得鍵帽可相對于基板上下移動。
其中,卡合構件更包括一底部開口,且彈性構件可穿過底部開口。
其中,凸出部的寬度大于卡合構件的底部開口寬度。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其按鍵結構是以卡合構件及凸出部取代現有技術中鍵帽的連接部及彈性構件的凹槽,同時更以輕易組裝的卡合構件缺口滑槽設計取代具有對準難度的緊配組裝方式,徹底改善因鍵帽的連接部與彈性構件的凹槽無法對準所造成連接部的偏心現象,以及鍵帽容易損耗脫落以致按鍵使用壽命降低、損壞率提高的結果,大幅提升按鍵的使用壽命。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做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顯示現有按鍵結構的剖視圖;
圖2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按鍵結構第一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3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按鍵結構第一實施例的分解圖,其中省略(未繪出)支撐構件;
圖4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按鍵結構第二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5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按鍵結構第二實施例的分解圖,其中省略(未繪出)支撐構件。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現有按鍵結構
101~鍵帽
101a~連接部
102~彈性構件
102a~凹槽
103~基板
104~支撐構件
20~第一實施例之按鍵結構
201~鍵帽
202~卡合構件
203~彈性構件
204~凸出部
205~基板
206~支撐構件
202a~卡合構件圍成的內部空間
202b~卡合構件的缺口
203c~卡合構件的底部開口
d1~凸出部的寬度
d2~卡合構件的內部空間寬度
d3~卡合構件的底部開口寬度
d4~卡合構件的缺口寬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4654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