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用途復合廣告展示裝置及展示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43995.2 | 申請日: | 2007-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11293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琪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琪 |
| 主分類號: | G09F23/00 | 分類號: | G09F23/00;G09F13/04;G09F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6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用途 復合 廣告 展示 裝置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用途復合廣告展示裝置及展示系統,特別是一種放置在公共場所,與專用設備或裝置組合連接形成具有多種用途且能夠用于播出廣告的展示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社會建設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多的需要出入各種公共場所去完成各種商務、購物活動,或者進行不斷的學習以及享受旅游給生活所帶來的快樂。
目前,在人們經常光顧的各種公共場所中都設有廣告發布或播出設施,如廣告燈箱、視頻顯示裝置。這些廣告裝置不僅能夠將政府通告、公益信息及商業信息送達公眾的視聽,而且也對公共環境起到了美化裝飾作用,然而,目前的廣告裝置的功能依然比較單一,缺乏能夠給人們提供多種服務的復合功能。由于公共環境空間資源的有限,如何盡量的使有限的空間資源發揮最大的服務效能,一直以來就是廣告發布商不斷探討解決的問題之一。
現代都市中,由于公共場合的人流密度相對較大,人們在公共場合進行日常的工作、生活活動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突發的事件,對身體造成損傷。另一方面,對于老弱病殘的人群來說,他們在公共場合中也很容易突發各種疾病,如高血壓、栓塞、心腦疾病等,這時非常需要得到快速及時的治療或現場處理。而現有解決方法是在這些場所設立醫療急救站。但是,這種方式的能力十分有限,對于較大的空間環境,例如校園、機場、大型車站碼頭來說,由于事發地點可能距離醫療急救站較遠,在突發事件發生后,救護人員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趕到現場。
再有,人們在公共場所時,經常會有一些購物需求,例如各種飲料、食品的購買等。雖然現在可以采用自動售貨機來滿足人們的需求,但是,自動售貨機也存在占據空間資源,不能發揮更大的服務功能,特別是在人流量極大的車站、機場以及占地面積較大的學校、大型企事業單位中,售貨機的工作狀態、儲存物品的種類、數量和銷售情況的上報,控制等問題都會明顯的突出。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公共空間資源的有限而現有的廣告裝置功能單一,不能利用有限的空間為社會公眾提供多種商業或公益服務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多用途復合廣告展示裝置及展示系統,該裝置及系統能夠利用有限的空間資源為社會公眾提供多種服務并發布各種廣告信息。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多用途復合廣告展示裝置,包括一個廣告展示設備。所述廣告展示設備與一個內部能夠設置設備或用具的箱體并列聯接,該箱體表面設有供開啟的蓋。
本實用新型中,廣告展示設備可以是廣告燈箱,該廣告燈箱的底板與箱體的底板同一設置。廣告展示設備也可以是電子顯示設備,該電子顯示設備表面設有用于與外部展示設備進行信息連接的音視頻接口。
所述電子顯示設備內設有用于通過外部信號對該電子顯示設備進行開啟或關閉的控制電路。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箱體內部還設有用于對外進行報警的有線或無線通訊設備。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多用途復合廣告展示系統,該系統包括上述多用途復合廣告展示裝置,所述多用途復合廣告展示裝置的數量為一個以上;還包括中央設備控制臺,該中央控制臺通過通訊線路與所有的多用途復合廣告展示裝置通訊連接。
本實用新型將多種具有特定功能的裝置設備進行了有機的組合,可以在有限的空間集合多種服務功能,在箱體中預先設置急救物資、藥品,同時也可以將自動售貨設備安裝在箱體內,而整體裝置的表面或部分表面可以作為廣告發布的載體。另外,由于采取了多機聯網,可以實現中央集中控制,為社會公眾提供了現代化,高效率的優質服務。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第一實施例的另一種構成方式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廣告展示系統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琪,未經王琪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4399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