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顯示器超薄面板的引流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43912.X | 申請日: | 2007-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49509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23 |
| 發明(設計)人: | 林清鈿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清鈿 |
| 主分類號: | B29C45/27 | 分類號: | B29C45/27;B29L7/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安延倫 |
| 地址: | 中國***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器 超薄 面板 引流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顯示器面板,尤其涉及一種顯示器超薄面板的引流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顯示器面板,如圖1及圖2所示,該面板11是以豎澆道12和橫澆道13而以透明塑料在模具中射出成型,現有的該面板11的厚度為1.5mm至2.0mm,因此,該橫澆道13設成可呈一小角度的扇形體,由于該小角度扇形橫澆道13僅能射出成型較厚的面板,勢必造成塑膠材料的浪費,可見其制成的面板不但厚而且比較重,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故有待業者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種改進的顯示器超薄面板的引流結構,達到射出成型的透明超薄面板具有節省材料及降低成品售價的經濟效益,其可提升電子產品的品質,并獲得較佳的進步功效,且該超薄面板平整不會翹曲,不會產生應力,更可達到光學均勻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顯示器超薄面板的引流結構,該超薄面板是借豎澆道和橫澆道而以透明塑料于模具中射出成型,其特征在于:該橫澆道與超薄面板之間設以超薄闊面注料口為通道,該注料口的寬度設為超薄面板全寬的70%至80%的寬度,而該注料口的厚度設為超薄面板全厚的75%至85%的厚度,也就是將該注料口設呈超寬且微薄狀,達到射出成型后的該透明超薄面板具有節省材料及降低售價的經濟效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達到射出成型的透明超薄面板具有節省材料及降低成品售價的經濟效益,其可提升電子產品的品質,并獲得較佳的進步功效,且該超薄面板平整不會翹曲,不會產生應力,更可達到光學均勻的目的。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的正面圖
圖2是現有技術的側面圖
圖3是現有技術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正面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側面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正面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側面圖
圖中標號說明:
21超薄面板????????????22豎澆道
23橫澆道??????????????24注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顯示器超薄面板的引流結構,請配合參閱圖3至圖5所示,該超薄面板21是利用豎澆道22和橫澆道23并以透明塑料在模具中射出成型,其特征在于,
該橫澆道23與超薄面板21之間設以超薄闊面注料口24為通道,該注料口24寬度設為超薄面板21全寬的70%至80%的寬度,而該注料口24的厚度設為超薄面板21全厚的75%至85%的厚度,也就是將該注料口24設呈超寬微薄狀,如此,即可達到射出成型的該透明超薄面板21不但較為平整、美觀,并具有節省材料、降低成品售價的進步效益,該組合后的電子產品更為輕薄且攜帶方便。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在結構設計、使用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產業發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結構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創新構造,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符合有關新型專利要件的規定,故依法提起申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清鈿,未經林清鈿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4391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異形兜孔的浪形保持器
- 下一篇:套疊式肛門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