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止滑袋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143251.0 | 申請日: | 2007-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45929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16 |
| 發明(設計)人: | 何建綱 | 申請(專利權)人: | 何建綱 |
| 主分類號: | A45C13/00 | 分類號: | A45C13/00;A45C1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中國***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止滑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袋體,特別是指一種在袋體的底部、背部、至少一背帶的內側面或手握把上設有一可止滑、透氣、可彎折的止滑結構,以適用在手提或肩背的止滑袋。
背景技術
目前在市面上常見的手提袋或背袋,其材料主要是使用Polyester(PES)聚酯樹脂纖維、尼龍或棉等或布纖維編織而成,在編織后可形成平順的表面,但卻不具有止滑的效果。因此,當手提袋或背袋放放置在有斜度的平面時,容易會有滑動或傾倒的問題。而當使用者將手提袋或背袋放放置在地面上時,由于手提袋或背袋的底部直接與地面接觸,會有臟污或潮濕的現象,造成使用上的困擾。再者,一般的背袋大都設有至少一背帶或手握柄,以供人們背負或提攜,但因各人肩型與握持力的不同,也會有容易滑落的問題產生。
為解決上述滑動或傾倒的問題,即有一些手提袋或背袋在底部的內側容置一塑料板,以塑料板撐開底部的四邊角,再在底部的四邊角的下方分別車縫一凸出的支撐腳;或射出成型整片橡塑料直接車縫在袋身;或是在背帶與手握柄內側另行車縫一人造皮料,以強化背負或提攜時的摩擦力,產生止滑、防臟、防潮的效果。
但是,上述結構不但在外形、色彩設計上受到限制,將大幅增加手提袋或背袋的重量,且透氣性不佳,并非十分實用。
有鑒于此,為了改善上述的缺點,使止滑袋不僅能有效達到止滑、底部防臟、防潮與透氣的效果,且可減輕重量,易于彎折,以方便收納儲存或攜帶,實用新型設計人積多年的經驗與不斷的研發改進,遂有本實用新型的產生。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止滑袋,憑借于一袋體的底部、背帶或手握柄的內側面結合一止滑結構,以能供使用者放置或使用時,產生止滑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種止滑袋,憑借于一袋體的底部結合一止滑結構,以能防止袋體的底部臟污、受潮。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提供一種止滑袋,憑借于一袋體的底部、背部或至少一背帶的內側面結合一可任意彎折的止滑結構,以能依袋體或背帶的折迭形狀而彎曲,以方便收納儲存或攜帶。
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提供一種止滑袋,憑借于一袋體的背部或至少一背帶的內側面結合一彈性止滑結構,以能使袋體或背帶依人體形狀而彎曲,達到避震效果而增進背負時的舒適性。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種止滑袋,憑借于一袋體的背部、背帶的內側面或手握把上所結合的復數間隔排列的止滑塊結構,以能有效散熱,以解決背負或提攜時的透氣問題。
為達上述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的止滑袋包括一袋體以及一底布,所述的底布的一端面是結合在袋體上,且所述的底布的另一端面設有數個呈面狀排列的止滑塊。
較佳的,上述技術方案還可以附加以下技術特征:
所述的止滑塊的高度是介于0.6~3mm之間。
所述的止滑塊是呈圓柱形,且所述的止滑塊的直徑是小于2.5mm。
所述的止滑塊是呈Y字形。
所述的止滑塊的自由端面設有一凹槽。
所述的止滑塊是呈角錐形。
所述的底布是結合在袋體的底部。
所述的底布是結合在袋體的背部。
所述的袋體更包括至少一背帶,所述的底布是結合在背帶的內側面。
所述的袋體更包括一手握把,所述的底布是結合在手握把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在于:
1.本實用新型可在放置、手提或肩背使用時,產生止滑的效果,而不會傾倒、滑落。
2.本實用新型可憑借袋體底部的止滑結構,以防止袋體的底部臟污、受潮。
3.本實用新型可任意折迭彎曲,以方便收納、儲存。
4.本實用新型不但具有止滑的作用,且可減輕止滑結構的重量,以方便攜帶。
5.本實用新型的止滑結構能依人體形狀而彎曲,不但可達到避震效果,且可增進背負時的舒適性。
6.本實用新型可憑借止滑塊間所產生之間隙,達到透氣效果,而增進背負時的舒適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組件分解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止滑塊的一樣態的立體外觀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止滑塊的另一樣態的立體外觀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側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1-止滑袋;2-袋體;21、21’-背帶;3-底布;4-止滑塊;5-止滑塊;51-凹槽;6-止滑塊。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何建綱,未經何建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4325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盲人手杖
- 下一篇:連續供墨系統的導墨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