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全液壓雙鋼輪壓路機閉環轉向閥控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41647.1 | 申請日: | 2007-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37224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俊嫻;武永紅;胡春軍;王海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工程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C19/28 | 分類號: | E01C19/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1004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壓 鋼輪 壓路機 閉環 轉向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全液壓雙鋼輪壓路機的閉環轉向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的全液壓雙鋼輪振動壓路機普遍采用鉸節式轉向,轉向不靈活且轉彎半徑大,蟹行量小,轉向和蟹行后不容易回位,容易產生轍痕,造成壓路機的作業效率低和路面的平整度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轉向靈活且轉彎半徑小、能提高壓路機作業效率和提高路面平整度的全液壓雙鋼輪壓路機閉環轉向閥控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由齒輪泵、優先閥、溢流閥、右比例電磁閥、左比例電磁閥、中梭閥、右梭閥、左梭閥、緩沖補油閥、前轉向油缸、后轉向油缸組成,齒輪泵連接優先閥,優先閥連有溢流閥,優先閥還分別連接左比例電磁閥和右比例電磁閥,左比例電磁閥連接左梭閥和兩個緩沖補油閥并連通前轉向油缸,右比例電磁閥連接右梭閥和兩個緩沖補油閥并連通后轉向油缸,中梭閥與右梭閥和左梭閥相連接,左比例電磁閥和右比例電磁閥之間與兩個緩沖補油閥之間相連通。
在該系統中三個梭閥給優先閥的LS口提供轉向壓力信號;優先閥在需要轉向時把齒輪泵的油供給轉向系統,在不需要轉向時保證齒輪泵的油以低壓卸荷;溢流閥限定整個轉向系統壓力;四個緩沖補油閥在前轉向油缸和后轉向油缸遇到沖擊時,起到及時保護前轉向油缸和后轉向油缸并補充油液的作用。
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結構,實現了壓路機的前輪轉向、后輪轉向、兩輪同時轉向,在狹窄的地帶作業仍然有很好的機動性能,實現了真正的蟹行作業,提高了壓路機的作業效率和路面的壓實平整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圖。
圖中1液壓油箱、2齒輪泵、3優先閥、4溢流閥、5右比例電磁閥、6左比例電磁閥、7中梭閥、8右梭閥、9左梭閥、10緩沖補油閥、11前轉向油缸、12后轉向油缸。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由齒輪泵2、優先閥3、溢流閥4、右比例電磁閥5、左比例電磁閥6、中梭閥7、右梭閥8、左梭閥9、緩沖補油閥10、前轉向油缸11、后轉向油缸12組成,齒輪泵2連接優先閥3,優先閥3連有溢流閥4,優先閥3還分別連接左比例電磁閥6和右比例電磁閥5,左比例電磁閥6連接左梭閥9和兩個緩沖補油閥10并連通前轉向油缸11,右比例電磁閥5連接右梭閥8和兩個緩沖補油閥10并連通后轉向油缸12,中梭閥7與右梭閥8和左梭閥9相連接,左比例電磁閥6和右比例電磁閥5之間與兩個緩沖補油閥10之間相連通。
齒輪泵2吸油口S與液壓油箱1相連,從液壓油箱1中吸油供轉向回路使用,齒輪泵2出油口與閉環轉向閥控系統的P口相連,前轉向油缸11大腔與閉環轉向閥控系統的A1口相連,前轉向油缸11小腔與閉環轉向閥控系統的B1口相連,后轉向油缸12大腔與閉環轉向閥控系統的A2口相連,后轉向油缸12小腔與閉環轉向閥控系統的B2口相連,閉環轉向閥控系統的T口與液壓油箱1相連。
在圖1中,齒輪泵2經過閉環轉向閥控系統與前轉向油缸11和后轉向油缸12組成回路,當不執行轉向動作時,閥控系統中沒有壓力信號通過左梭閥9、右梭閥8、中梭閥7傳遞到優先閥3的LS口,這時齒輪泵2的油通過優先閥3的EF口以低壓卸荷回液壓油箱1;當執行轉向動作時,閥控系統中的左梭閥9和右梭閥8接到前轉向油缸11或后轉向油缸12的壓力信號,通過中梭閥7傳遞到優先閥3的LS口,這時齒輪泵2的油通過優先閥3的CF口給轉向系統供油,保持轉向系統正常工作。其中只有右比例電磁閥5帶電時僅實現后輪轉向,只有左比例電磁閥6帶電時僅實現前輪轉向,當右比例電磁閥5和左比例電磁閥6同時帶電時,可實現兩輪同時轉向和蟹行。因此,右比例電磁閥5和左比例電磁閥6的不同帶電方式決定壓路機的不同轉向模式。溢流閥4限定整個轉向系統壓力,緩沖補油閥10在前轉向油缸11和后轉向油缸12遇到沖擊時,起到及時保護前轉向油缸11和后轉向油缸12并補充油液的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工程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徐州工程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4164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