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交叉拱形充氣帳篷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41510.6 | 申請日: | 2007-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31521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學凡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學凡 |
| 主分類號: | E04H15/20 | 分類號: | E04H15/20;E04H15/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春發 |
| 地址: | 101100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交叉 拱形 充氣 帳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帳篷,特別是一種用于救險、休閑、釣魚、野營,體積小、便攜,高性能帳篷。
背景技術
用于野外宿營,一般都采用碳纖維和鋼結構帳篷。其結構復雜、配件種類多、搭建時間較長、不便于攜帶;再有拱形結構帳篷小型化、結構復雜、防風效果不好、外觀也不夠美觀。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攜帶方便、體積小、剛度大、成型速度快、不需組裝、防風效果最好的交叉拱形充氣帳篷。
本實用新型交叉拱形充氣帳篷采用的技術方案在于:一種交叉拱形充氣帳篷,其重點在于,包含若干可充氣的的拱形氣柱、可充氣的底圈梁及進放氣閥,該拱形氣柱頂端相交于一點且各個拱形氣柱之間的夾角相同,底圈梁形成封閉結構,拱形氣柱底端與底圈梁相連接。
其中,該進放氣閥設于底圈梁。
該底圈梁內設池型底布。
該底圈梁設用于固定整個帳篷的地錨。
該底圈梁為4邊形,該地錨為4個,分別設于底圈梁的四個頂角。
該拱形氣柱為4根。
該拱形氣柱外部罩有篷布,該篷布開設帳篷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拱形氣柱結構簡單、穩定性好、在各個方面的風阻系數都很小,由于各個方面都是弧形結構其對雨水流淌也暢快;下面的底圈梁形成環型結構與池型底布粘接為一體,形成池形結構防止地表水流入帳篷內。另外帳篷在充氣后形成了整框架可以任意挪動,可以在不同環境的情況下搭建。帳篷設有地錨,不用風繩拉索方式,抗風效果很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交叉拱形充氣帳篷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交叉拱形充氣帳篷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交叉拱形充氣帳篷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圖3的具體實施例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交叉拱形充氣帳篷,其包含若干拱形可充氣的拱形氣柱1、可充氣的底圈梁2及進放氣閥3,其中,該拱形氣柱1為4個。該拱形氣柱1頂端相交于一點A且各個拱形氣柱1之間的夾角B相同,底圈梁2形成封閉結構,拱形氣柱1底端與底圈梁2相連接。并且,該進放氣閥3設于底圈梁2,利用該進放氣閥來完成整個帳篷的充氣和放氣過程。在該底圈梁2內部可以設池型底布4,使得整個帳篷更加舒適。該底圈梁2還可以設用于固定整個帳篷的地錨5,該底圈梁2可以為4邊形,則該地錨5對應為4個,其分別設于底圈梁2的四個頂角。利用該地錨可以將帳篷更加穩固的固定在地上,增加帳篷的整體穩定性。另外,該拱形氣柱1外部罩有篷布(圖中未標出),該篷布開設帳篷門,此為現有的參見設計,這里不在贅述。
可見,該拱形氣柱結構簡單、穩定性好、在各個方面的風阻系數都很小,由于各個方面都是弧形結構其對雨水流淌也暢快;下面的底圈梁形成環型結構與池型底布粘接為一體,形成池形結構防止地表水流入帳篷內。另外帳篷在充氣后形成了整框架可以任意挪動,可以在不同環境的情況下搭建。帳篷設有地錨,不用風繩拉索方式,抗風效果很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學凡,未經劉學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415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生物制藥加熱過濾機
- 下一篇:高頻焊管空調壓縮機外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