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平絲桿螺母潤滑回油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40082.5 | 申請日: | 2007-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61680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7 |
| 發明(設計)人: | 周國林;鐘宏;劉樹生;李春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余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57/04 | 分類號: | F16H57/04;F16H25/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3800***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平 螺母 潤滑 裝置 | ||
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水平絲桿螺母潤滑回油裝置。
背景技術????現有的機械設備由于安裝位置的特殊性需要靠水平放置的絲桿螺母傳動機構來完成規定動作。對于絲桿螺母傳動機構,其使用壽命主要取決于潤滑效果的好壞,為此,運行時需要用大量的潤滑油。為了降低運行成本,一般采用稀油循環潤滑。現有的稀油循環回油孔設置在絲桿的防塵罩上,而防塵罩為了配合絲桿的同步伸縮采用帆布制作,防塵罩易磨損,經常大量漏油,起不到回油的效果,潤滑油得不到再循環利用。造成運行成本高,工作場地污染嚴重,維護難,檢修次數多。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潤滑油充分回收利用,運行成本低,維護簡單的水平絲桿螺母潤滑回油裝置。
本實用新型包括基座、絲桿、螺母、防塵罩、保護罩,V型端蓋。其結構關系是:在基座上安裝絲桿螺母,用鍵固定,在絲桿的伸出端安裝V型端蓋,V型端蓋與基座端面之間用螺栓通過密封膠或密封圈連接成為一個整體,在V型端蓋的下部設置回油孔,回油孔通過膠管與稀油站相聯通。絲桿螺母運行時,來自稀油站的壓力為0.16-0.22MPa的潤滑油從螺母后端面的上部進油口進油,通過分油孔潤滑絲桿每個齒根和齒面,絲桿伸縮運動帶出的油大部分流到V型端蓋內,通過回油孔流回到稀油站,絲桿上殘留的少部分油從防塵罩、保護罩上的回油孔回收。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優點是防塵罩大量漏油問題通過設置在V型端蓋上的回油孔得到有效解決,潤滑油得到充分回收利用,降低了運行成本,維護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A向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描述。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在基座上1安裝絲桿螺母,用鍵固定,在絲桿2的伸出端安裝V型端蓋3,V型端蓋3的外緣鉆有通孔,通過螺栓4與基座1端面對應的螺孔連接緊固成一個整體,在V型端蓋3的下部垂直鉆有回油孔5,回油孔5通過膠管6與稀油站相聯通(未示出)。為了防止V型端蓋3與基座1之間結合部滲油,安裝時,結合面涂密封膠或墊好密封圈。在端蓋3的外側,套有防塵罩7,在防塵罩7的下部也設有回油孔8。絲桿螺母運行時,來自稀油站的壓力為0.16-0.22MPa的潤滑油從螺母后端面的上部設置的三個進油口9、10、11進油,通過分油孔12,潤滑絲桿的每個齒根和齒面,絲桿伸縮帶出的油大部分流到V型端蓋3內,通過端蓋3下部設置的回油孔5流回到稀油站,絲桿上殘留滴下的少部分油從防塵罩7及保護罩13上的回油孔14回流到稀油站,從而使潤滑油得到充分回收、循環利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余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新余鋼鐵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4008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通過遙控操作的聽力檢測系統
- 下一篇:旋轉式安全鉗連桿提升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