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星狀神經節阻滯穿刺針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38683.2 | 申請日: | 2007-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9478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06 |
| 發明(設計)人: | 龐傳金;黃啟平;杜海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龐傳金;黃啟平;杜海平 |
| 主分類號: | A61M5/32 | 分類號: | A61M5/32;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4300***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星狀 神經節 阻滯 刺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特別是一種新型星狀神經節阻滯穿刺針。
背景技術:
目前臨床所用的星狀神經節阻滯穿刺針為普通注射用針,術者左手分離頸總動脈鞘并引導穿刺,右手持注射器進針,達頸椎橫突遇骨質阻力再退針2毫米達星狀神經節部位注液。但退針過程中注射器很容易失去標記和固定支持,右手做回抽操作同時要固定穿刺針更增加了操作難度。由于穿刺部位有很多血管、神經、淋巴管等,很容易造成誤傷和藥物注入,導致嚴重并發癥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容易操作,便于掌握,注藥前不需要退針且易于定位的新型星狀神經節阻滯穿刺針。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設計針尖部封閉的注射針,在距針尖后2毫米處開直徑0.5毫米的側孔,在側孔與針座間設有一指示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構造簡單、制造容易。穿刺時針尖在遇頸椎橫突后,無需后退針尖,通過指示線控制側孔方向注射藥物,恰好使藥物注入星狀神經節的位置。簡化了穿刺操作過程,更加安全有效,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針尖;圖中2為針體;圖中3為指示線;圖中4為側孔;圖中5為針座。
具體實施方式:
設計針尖1部封閉的注射針,在距針尖1后2毫米處開直徑0.5毫米的側孔4,在側孔4與針座5間設有一指示線3。使用星狀神經節阻滯穿刺針時,術者左手分離頸總動脈鞘并引導穿刺,右手持注射器進針,達頸椎橫突遇骨質阻力時無需后退針尖1,通過指示線3控制側孔4方向注射藥物,恰好使藥物注入星狀神經節的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龐傳金;黃啟平;杜海平,未經龐傳金;黃啟平;杜海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3868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