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空調冷卻液充氣閥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33228.3 | 申請日: | 2007-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49094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2 |
| 發明(設計)人: | 毛根法;江維才;童其鋒;孫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錢江集團浙江億江機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1/00 | 分類號: | F16K1/00;F16K37/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關壽 |
| 地址: | 317500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調 冷卻液 充氣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調冷卻液充氣閥。
背景技術
現有的充氣閥采用光顯壓力空調充氣閥,主要由瓶接頭、閥體、閥桿、O型圈、堵頭螺母、閥體彈簧、壓力表機芯、紅外發射管、紅外接收管、光柵、線路板、微處理器、放大器、發光二極管、氣管、低端接頭、熱敏電阻等零部件組件,冷卻液經由瓶接頭、閥體、經氣管、低端接頭進入汽車空調內。壓力顯示部分可以指示空調器內冷卻液是否適當。
由壓力表直接測量空調器內的壓力,沒有溫度補償功能,在同樣的壓力下低溫和高溫時空調器內的冷卻液量有很大的不同,如沒有溫度補償功能會影響到空調的制冷或制熱作用,使空調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同時也增加了汽車的油耗,不利于環保和節能降耗。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已有的空調冷卻液充氣閥不具有溫度補償功能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溫度補償功能的空調冷卻液充氣閥。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空調冷卻液充氣閥,包括閥體、壓力表、氣管、與充氣罐連接的瓶接頭和與空調連接的低端接頭,所述壓力表安裝在閥體上,所述閥體上設有所述瓶接頭,所述閥體連接氣管的一端,所述氣管的另一端連接低端接頭,所述閥體上連接用于控制流量的閥桿,所述閥桿連接扳手,所述壓力表連接用于檢測壓力并顯示結果的線路板,所述閥體上安裝用于測量環境溫度的溫度傳感器,所述的溫度傳感器和線路板連接微處理器,所述微處理器包括用于根據溫度傳感器溫度信號、線路板的壓力信號以及溫度值與壓力的對應序列,將當前溫度測得的壓力值按照折算關系轉換為標準溫度下的壓力的溫度補償模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為:低端接頭插入空調內的低端接頭內,開啟的電源,自檢通過后,開始檢測過程,按下扳手再松開,開始檢測系統的壓力,再通過發光二極管和聲音顯示當前的壓力是否正常。當有壓力時,壓力表機芯帶動光柵轉動,由于光柵的轉動,使紅外接收管產生脈沖信號,信號經放大器放大,再經過微處理器的處理,經過熱敏電阻輸入的信號相比較經溫度補償后通過發光二極管和揚聲器顯示,從而起到測量壓力和溫度補償的效果。
當系統壓力過高時,可以通過半按扳手的方法放出里面多余的致冷劑。當系統壓力偏低時,把致冷劑的罐子旋入瓶接頭,再全部按下扳手,就可以充入適量的致冷劑。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現在:1、具有溫度補償功能;2、使得空調能效發揮最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充氣閥的結構圖。
圖2為充氣閥的內部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參照圖1和圖2,一種空調冷卻液充氣閥,包括閥體3、壓力表、氣管8、與充氣罐連接的瓶接頭4和與空調連接的低端接頭1,所述壓力表安裝在閥體3上,所述閥體3上設有所述瓶接頭4,所述閥體3連接氣管8的一端,所述氣管8的另一端連接低端接頭1,所述閥體3上連接用于控制流量的閥桿2,所述閥桿2連接扳手10,所述壓力表連接用于檢測壓力并顯示結果的線路板11,所述閥體3上安裝用于測量環境溫度的溫度傳感器9,所述的溫度傳感器9和線路板11連接微處理器,所述微處理器包括用于根據溫度傳感器溫度信號、線路板的壓力信號以及溫度值與壓力的對應序列,將當前溫度測得的壓力值按照折算關系轉換為標準溫度下的壓力的溫度補償模塊。
所述的折算關系優選采用比例折算方式進行,如設定環境溫度為25℃,標準壓力為2.5kgf/cm2;當環境溫度為35℃時,系統壓力相對于25℃時的壓力要偏高,測得壓力為2.8kgf/cm2,該壓力為環境溫度為35℃的“標準壓力”;因此,溫度每調整1℃,其標準壓力調整Δ為0.03kgf/cm2,其計算公式為:
Δ=非標準溫度下的壓力-標準壓力/非標準溫度-標準溫度;
當前顯示壓力至的計算公式為:
當前顯示壓力值=當前壓力值-Δ×(當前溫度-標準溫度)。
該折算關系中也可以采用對應關系進行,例如二次曲線等。
所述壓力表包括壓力表機芯5、紅外發射管、紅外接收管7和光柵6;壓力表機芯5裝在閥體3上,再裝上光柵6,紅外線接收發射管組件7在光柵6中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錢江集團浙江億江機電有限公司,未經錢江集團浙江億江機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3322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內燃機消聲、廢氣凈化、排放器
- 下一篇:不用預制板砌筑拱形地窖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