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醫用診斷儀光纖探測頭的保護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33208.6 | 申請日: | 2007-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2380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玉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玉娟 |
| 主分類號: | A61B1/07 | 分類號: | A61B1/07;A61B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237***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醫用 診斷儀 光纖 探測 保護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測量儀器,尤其涉及醫用診斷儀的光纖探測頭,特別涉及用于光纖探測頭的護套,具體的是一種用于醫用診斷儀光纖探測頭的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臨床普遍利用醫用診斷儀的光纖探測頭來檢測人體病灶部位,使用過程中,光纖探測頭需要接觸到人體組織。為了防止人體攜帶的病毒通過光纖探測頭產生交叉感染,在光纖探測頭上安裝一個光纖護套,所述的光纖護套由一個套管構成,套管設置在醫用診斷儀光纖的探測頭部,套管的頭部有一段小于套管直徑、并與套管內腔相通的通孔,用以通過光線。但是,光纖探測頭與光纖護套的連接只是簡單的套合,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光纖護套脫落的情況;而且,由于人體組織中存在液體,液體可以通過套管的通孔進入套管內,仍然可能污染光纖探測頭。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用于醫用診斷儀光纖探測頭的保護裝置,所述的這種用于醫用診斷儀光纖探測頭的保護裝置由一個管狀構件構成,所述的管狀構件的前端設置有一個閉合部,所述的閉合部中設置有一個通孔,所述的通孔的軸向與所述的管狀構件的軸向重合,其中,所述的管狀構件中設置有一個彈性套管,所述的彈性套管的內徑小于所述的管狀構件的內徑。
其中,所述的彈性套管由醫用乳膠管構成。
其中,所述的彈性套管設置在所述的管狀構件的末端。
其中,所述的彈性套管的內側設置有防滑突起或花紋。
其中,在所述的通孔中、垂直于所述的通孔軸向固定設置有一個透鏡,所述的透鏡的邊緣與所述的通孔的內壁為過盈配合結構。
其中,所述的管狀構件呈圓錐管狀,其前端為平滑的圓弧形。
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對照,其效果是積極和明顯的。本實用新型在保護裝置頭部的通孔中設置了透鏡,同時,管狀構件上設置了彈性套管,彈性套管的內徑小于所述的管狀構件的內徑,管狀構件套合在光纖探測頭上時,彈性套管變形后將管狀構件與光纖探測頭牢固結合,既可以防止護套脫落,又可以徹底阻斷了病毒污染光纖探測頭的途徑,同時光學圖像仍然可以通過透鏡導入光纖;管狀構件前端為平滑的圓弧形,此種設計可以減少構件與人體組織的接觸面積。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醫用診斷儀光纖探測頭的保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醫用診斷儀光纖探測頭的保護裝置,由一個管狀構件1構成,所述的管狀構件1的前端設置有一個閉合部,所述的閉合部中設置有一個通孔2,所述的通孔2的軸向與所述的管狀構件1的軸向重合,其中,所述的管狀構件1中設置有一個彈性套管3,所述的彈性套管3的內徑小于所述的管狀構件1的內徑。
其中,所述的彈性套管3由醫用乳膠管構成。
其中,所述的彈性套管3設置在所述的管狀構件1的末端。
其中,所述的彈性套管3的內側設置有防滑突起或花紋。
其中,在所述的通孔2中、垂直于所述的通孔2軸向固定設置有一個透鏡4,所述的透鏡4的邊緣與所述的通孔2的內壁為過盈配合結構。
其中,所述的管狀構件1呈圓錐管狀,其前端為平滑的圓弧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玉娟,未經王玉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3320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混合動力客車制動能量再生系統
- 下一篇:連接器固定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