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動態負荷傳感優先型多路換向閥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131790.2 | 申請日: | 2007-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1039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03 |
| 發明(設計)人: | 戴豫;金志號;汪瑛 | 申請(專利權)人: | 戴豫 |
| 主分類號: | F16K11/00 | 分類號: | F16K11/00 |
| 代理公司: | 鎮江京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夏哲華 |
| 地址: | 212021江蘇省鎮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動態 負荷 傳感 優先 型多路 換向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液壓元件,涉及一種動態負荷傳感優先型多路換向閥,它用于需要優先保證某一油路供油的共泵分流或雙泵合流形式的液壓系統,如:叉車、裝載機等諸多非道路自行走車輛的液壓轉向系統和工作系統。
背景技術
普通的分流型多路換向閥一般包括安裝在一個閥體上的一個普通的優先分流閥和一組為各工作油路供油的多路換向閥,優先分流閥的優先分流油路與閥體上的優先分流油口連接,優先分流閥的另一條分流油路將通過閥體上的流道與多路換向閥閥體上的進(或出)油口連接。這種結構的分流型多路換向閥,由于其優先分流油路的分配流量總是按照預先設定的量值分配給優先油路。因此,對系統來說,即使其優先分流的油路(如液壓轉向系統)并未工作,系統仍然會優先分配該量值的油流供給該分流油路。在這種情況下,該油路的流量將全部被無效地損失掉了,并且由此損失的能量主要均轉化為系統發熱和溫升,而這種發熱和溫升對于系統的維護和密封件的壽命都是極其有害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節約能耗,降低系統溫升,提高系統工作效率的動態負荷傳感優先型多路換向閥。
本實用新型的動態負荷傳感優先型多路換向閥包括有安裝在一個閥體上的一個負荷傳感型優先流量控制閥和一組為各工作油路供油的多路換向閥,所述的閥體上設置有一個負荷傳感信號油口,該負荷傳感信號油口通過信號油路與負荷傳感型優先流量控制閥的閥芯一端或兩端連接。
本實用新型將負荷傳感型優先流量控制閥應用于目前國內常用的分流型多路換向閥中,以此替代現有多路閥中的恒流型(或分流補償型)分流閥。它使得優先分流油路的分配流量將按照該油路的不同需求量優先進行供油,并使該流量成為可控變量,特別是當該優先分流油路并未工作時,系統僅向其提供可正常維持控制信號所必須的流量外,剩余部分的流量將全部供給其它油路。這樣便可消除了由于恒定向所需優先供油油路供油過多而造成的功率損失,從而達到降低能量損失和系統溫升、提高系統效率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油路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的油路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機械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該動態負荷傳感優先型多路換向閥包括安裝在一個閥體3上的一個負荷傳感型優先流量控制閥1和一組為各工作油路供油的多路換向閥2,閥體上設置有用來連接和傳遞負荷傳感信號的負荷傳感信號油口LS,負荷傳感信號油口通過信號油路與負荷傳感型優先流量控制閥的閥芯一端(如圖2)或兩端(如圖1)相連接。負荷傳感型優先流量控制閥的優先分流油路與閥體上的優先分流油口CF連接,負荷傳感型優先流量控制閥的另一條分流油路將通過閥體上的油道與各多路換向閥閥體上的進(或出)油口A1或B1、A2或B2、A3或B3連接。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可以在傳統結構的分流型多路換向閥的閥體結構基礎上進行改造,即在一個整體的閥體3上設置一組與傳統結構位置相同的多路換向閥2,而在傳統結構中設置分流閥的位置上設置一個動態負荷傳感優先型流量控制閥1,同時在閥體上增開一個負荷傳感信號油口LS。這樣,就可以將傳統的多路換向閥閥體毛坯用于制造本實用新型的閥體,有利于降低成本投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戴豫,未經戴豫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3179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觸滑式指紋辨識器封裝構造
- 下一篇:熱水器混水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