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軸槳葉式混合機機槽全長出料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131107.5 | 申請日: | 200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24082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1 |
| 發明(設計)人: | 焦壽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牧羊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7/02 | 分類號: | B01F7/02;B01F15/02 |
| 代理公司: | 揚州蘇中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胡定華 |
| 地址: | 22512***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槳葉 混合 機機槽全 長出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軸槳葉式混合機,特別涉及這種混合機的出料門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雙軸槳葉式混合機出料門開設在機槽上,機槽由封板和兩端的端板組成,其橫斷面呈ω形,帶有槳葉的主軸平行設置在機槽中,所述端板與封板之間密封固定連接,兩個出料門對稱開設在封板上,出料門連接在安裝于兩端板之間的門軸上,門軸帶動出料門轉動時,可打開或關閉出料門,為避免漏料,在出料門的周邊與封板之間設置有密封條,出料門關閉時,密封條可將出料門和封板之間的間隙密封,但是,這種結構有一個難以克服的缺陷,即由于出料門在機槽長度方向上不是機槽全長,為實現兩端密封,必須在封板兩端各留有80~100毫米的未開通區,以實現密封,但這一區域容易造成集料,導致混合機殘留超標;此外,由于封板要制成一體,且其斷面形狀比較復雜,需要一體制造和安裝,造成封板制造和安裝難度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軸混合機全長開門的技術方案,使混合機的排料更快捷,更重要的是使混合機的殘留減少。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雙軸槳葉式混合機機槽全長出料機構,包括由封板、兩出料門和封板兩端的端板組成的機槽,機槽橫斷面呈ω形,所述兩出料門對稱開設在封板上,出料門可轉動地連接在安裝于兩端板之間的門軸上,封板與出料門兩側邊之間設有密封條,所述出料門從一端的端板沿機槽長度方向一直延伸至另一端的端板,端板上與出料門關閉位置相對應設有端部密封條,出料門關閉時,端部密封條密封在出料門兩端頭。
本實用新型制造時,由于出料門與機槽長度相等,使得機槽的封板可以分成三塊制造,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制造和安裝相對簡單;在工作時,當出料門打開,沿機槽長度方向沒有物料滯留區,其出料徹底,無殘留,避免了前后更換物料時的混雜現象。密封條和端部密封條可取得良好的密封效果,可避免漏料,本實用新型應用在雙軸槳葉式混合機上,具有制造安裝方便,出料徹底,管理方便的優點。
為便于更換密封條及調整密封條的密封壓力和間隙,所述端部密封條設置在一密封條壓板上,端板上開設有插槽,密封條壓板經螺栓安裝在端板上,端部密封條插入于插槽中。這樣,通過卸下密封條壓板即可更換密封條,管理維護更加方便;通過增加或減少墊片,可調整密封條對出料門端頭的壓力,以便取得最佳密封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翻轉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封板及出料門結構示意圖。
圖3為封板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端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的A-A向視圖。
圖6為圖5中B的局部放大圖。
圖7為圖2中C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為雙軸槳葉式混合機機槽全長出料機構,包括由封板2、兩出料門5和封板兩端的端板3組成的機槽,機槽橫斷面呈ω形,所述兩出料門5對稱開設在封板2上,出料門5可轉動地連接在安裝于兩端板之間的門軸4上,門軸4可經驅動機構6驅動其轉動,門軸4轉動時,出料門5打開或關閉,封板2與出料門5兩側邊之間設有密封條7,出料門5從一端的端板3沿機槽長度方向一直延伸至另一端的端板3,端板3上與出料門5關閉位置相對應設有端部密封條8,出料門5關閉時,端部密封條8密封在出料門5的兩端頭;端部密封條8設置在一密封條壓板1上,端板3上開設有插槽,密封條壓板1經螺栓安裝在端板3上,端部密封條8插入于插槽中。
由于出料門5與機槽等長,因此封板被出料門分成三塊,分別為封板201、202、203,此三塊封板201、202、203可以分成三塊制造,封板與端板之間可以如圖2所示,在封板端部設置法蘭與端板相連接,也可如圖3所示,封板端部不設法蘭,而是將封板直接與端板焊接在一起;當出料門打開,沿機槽長度方向沒有物料滯留區,其出料徹底,無殘留,避免了前后更換物料時的混雜現象。密封條7和端部密封條8可取得良好的密封效果,可避免漏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牧羊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牧羊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3110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