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橫向跨軌的客車車下作業車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29925.1 | 申請日: | 2007-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5138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9 |
| 發明(設計)人: | 汪之平;徐德衍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D5/00 | 分類號: | B61D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牛莉莉 |
| 地址: | 210031***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橫向 客車 作業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安裝鐵路客車車下設備的客車車下作業車,特別是一種能橫向跨軌的客車車下作業車。
背景技術
車下作業車必須進入帶軌道的客車下面,才能進行車下設備的安裝?,F有的客車車下作業車,具有輪軸安裝高度相同且輪徑相等的一對前輪和一對后輪,由于車下作業空間高度的限制,車下作業車的車輪直徑較小,往往與軌道槽的槽口寬度相仿或稍大一點,而車下作業車具有相當的重量,假設要橫向跨軌的話,車下作業車的車輪會陷入軌道槽中無法行進。因此,目前的車下作業車不能橫向跨軌就近進入需作業的客車下。目前,一般采用天車將車下作業車吊上軌道,人工將車下作業車從長長一列客車的端頭沿軌道推到客車下需要作業處,推行距離長,且安裝件與車下裝置相碰,車下作業車還帶著需安裝的設備,無法順利進入到客車下需要作業處,增加了車下作業的難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在不改變輪徑的前提下,提供一種能橫向跨軌的客車車下作業車。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橫向跨軌的客車車下作業車,具有輪軸安裝高度相同且輪徑相等的一對前輪和一對后輪,其特征是沿車輪前進方向增加一對前輪過渡輪和一對后輪過渡輪,過渡輪與前、后輪的輪軸安裝高度相同且輪徑相等,過渡輪與對應前、后輪的軸心距大于軌道槽的槽口寬度,同時過渡輪與對應前、后輪的外緣距小于軌道槽的槽口寬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車下作業車增加了前輪過渡輪和后輪過渡輪后,在橫向跨軌時,由于過渡輪與對應前、后輪的軸心距大于軌道槽的槽口寬度,同時又由于過渡輪與對應前、后輪的外緣距小于軌道槽的槽口寬度,因此無論是過渡輪還是過渡輪對應的前、后輪都不會陷入軌道槽中,可以順利實現橫向跨軌,直接進入客車下方,方便進行車下作業。另外,由于橫向跨軌時車下作業車行進距離短,可以采用電動驅動行走,進一步節省人力和作業時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作業車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作業車的車輪橫向跨軌原理示意圖。
圖中標號示意為:1-前輪過渡輪,2-前輪,3-后輪,4-后輪過渡輪,5-作業車調節機構,6-作業車升降機構,7-軌道,8-地面,9-軌道槽,AB-軸心距,CD-軌道槽槽口寬度,EF-外緣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并結合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不限于所給出的例子。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橫向跨軌的客車車下作業車,具有輪軸安裝高度相同且輪徑相等的一對前輪2和一對后輪3,沿車輪前進方向增加一對前輪過渡輪1和一對后輪過渡輪4,過渡輪與前、后輪的輪軸安裝高度相同且輪徑相等。圖1中5為作業車調節機構,6為作業車升降機構。如圖2所示,前輪過渡輪1與前輪2的軸心距AB大于軌道槽9的槽口寬度CD,同時前輪過渡輪1與前輪2的外緣距EF小于軌道槽9的槽口寬度CD。圖2中7為軌道,8為地面。后輪過渡輪4與后輪3的關系與所述前輪的相同,故不重復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未經南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2992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節能裝飾板
- 下一篇:鐵路客車鋼結構車頂多用組焊胎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