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金剛石切片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29576.3 | 申請日: | 2007-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95166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06 |
| 發明(設計)人: | 郭留希;楊晉中;朱進;趙巖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人造金剛石及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B28D1/24 | 分類號: | B28D1/24;B28D1/04 |
| 代理公司: | 鄭州聯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田小伍 |
| 地址: | 450001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剛石 切片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特別涉及一種超薄金剛石切片。
背景技術
金剛石工具,由于金剛石的超硬性,近些年在各種制造中得到廣泛應用,相比較而言,金剛石工具的使用壽命是其他普通工具的幾十倍。在玻璃,陶瓷,半導體材料等制造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切割和加工,近些年開始應用了金剛石工具,但所使用的金剛石切片厚度比較大,一般在2毫米以上,切片的實體多,重量大,外徑與內徑的比值一般0.25-0.32之間。制造過程中單個切片所消耗的金剛石等材料多,加工量大,制造成本高,切片價格高。由于金剛石切片厚度比較大,從而在玻璃,陶瓷,半導體材料等切割過程中鋸口寬度增大,切削損耗大,而且切割阻力大,消耗功率大,噪音大,易發熱,切割設備故障率高,生產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金剛石切片,切割過程中鋸口寬度超窄,減少金屬的切削損耗和噪音污染,節省原料。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它是帶內圓孔的圓形片,厚度為0.05~2毫米,外徑與內徑的比值為0.55~0.80。
所述的金剛石切片的厚度為1~2毫米,采用粉末冶金熱壓技術,高溫高壓模壓成型,燒結研磨而成。
所述的金剛石切片厚度為0.05~1毫米,采用粉末冶金電鍍技術電鍍成型。
金剛石切片厚度可以控制在0.05~2毫米,切片的實體少,重量輕,外徑與內徑的比值在0.55~0.80之間,切片的制造成本節約65%以上,大大地降低制造熱鋸片的成本;同時,切割過程中鋸口寬度超窄,減少了金屬的切削損耗和噪音污染,顯著地提高制造和使用廠家的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的金剛石切片1為內有圓孔2的圓形片,采用金剛石作為硬質相,采用金屬結合劑制造的超硬材料刀具,廣泛應用在玻璃、陶瓷、半導體材料等硬材料切割加工行業中,效率高,損耗少,經濟效益高。
實施例1:厚度b為1~2毫米的超薄金剛石切片采用粉末冶金熱壓技術,高溫高壓,模壓成型,燒結保證強度,研磨到尺寸及形位技術要求和表面質量標準,配比原材料粒度控制在200目以細,金剛石微粉更細,切片的表面粗糙度小于0.2微米,形位公差均小于0.02毫米。外徑D與內徑d的比值設計在0.55~0.80之間。可以節約切片的制造成本65%以上。
實施例2:厚度b為0.05~1毫米的超薄金剛石切片采用粉末冶金電鍍技術,電鍍成型,金剛石電解液包括金剛石微分子,結合劑,電鍍液,鎳液,酸堿調節劑,濕潤劑等,配比原材料粒度控制在400目以細,金剛石微粉更細,切片的表面粗糙度小于0.2微米。外徑D與內徑d的比值設計在0.55~0.80之間。可以節約切片的制造成本65%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人造金剛石及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未經鄭州人造金剛石及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2957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化學元件
- 下一篇:用于體內藥物輸送的方法和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