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2.5吋固態硬盤殼體改良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128032.5 | 申請日: | 2007-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69655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春龍;許麗雪 | 申請(專利權)人: | 亞特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1B33/04 | 分類號: | G11B33/04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為 |
| 地址: | 中國臺灣桃園縣***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2.5 固態 硬盤 殼體 改良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2.5吋固態硬盤殼體結構,尤指一種可植入于各式數字產品的固態硬盤殼體改良結構,其殼體利用沖壓引伸方式制造,可保有更高的質量與精確度及提升更快的生產效率,并再將鎖合的固定座以鉚合方式固定于殼體中,以解決目前鑄造一體成型生產質量與精密度差的問題。
背景技術
現今數字科技發展迅速,隨著各式數字產品運算的提升,數據的儲存與讀取、邏輯運算成信息輸入與輸出,已成為現今對事務處理的重要工具,相對地,無論是個人式主機或服務器主機或各式數字產品,都需承擔負責運算處理及儲存數據的重責。
然今數據的儲存設備,系由固定硬盤負責執行,而為因應各種數字產品的植入,其需將體積縮小且保有相同或更多地儲存容量,而固態硬盤系由兩殼體相互蓋合,并于其中設有內存與PC板等,再由螺栓予以固定或以嵌卡方式扣合,使其成為一可儲存運算的內存;
而固態硬盤的殼體系為金屬所制,且現今系由鑄造方式制造該硬盤殼體,并于完成后再以攻牙方式穿設螺絲固定孔,其具有模具成本低、設計成本低、制造工時短、制程簡單、開發工時短等優點,而完成后的成品往往不如預期,常有鑄件表面較粗糙、尺寸精密度低及鑄件質量較難掌握、攻牙常有不良率產生等明顯缺點存在,而大幅的提高成本。
緣此,設計人有鑒于上述固態硬盤殼體以鑄造方式生產易產生種種的不良率,所以設計出本實用新型,其主要系將固態硬盤的殼體以沖壓引伸方式制造,并形成有蓋體扣合孔及固定的孔座,另再將穿有螺紋的固定件,以鉚合方式固定于殼體上所形成的孔座,其可減少殼體以鑄造方式生產的不良率,更可增加制作速度與使殼體更輕薄,且同樣具有良好的散熱功能更具有韌性,以解決以鑄造生產一體成型殼體所產生不良率高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2.5吋固態硬盤殼體改良結構,以沖壓引伸方式生產硬盤殼體,并再以鉚合方式將固定件固持于殼體的穿孔中,以解決目前已鑄造方式一體成型生產質量與精密度差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2.5吋固態硬盤殼體改良結構,該殼體系由沖壓引伸方式所生產制造,其中至少包含有:一上蓋、一下蓋與若干固定件所組成,所述上蓋與下蓋分別以沖壓方式制造,并分別形成若干穿孔,所述若干固定件以鉚合方式固定于上蓋與下蓋中所形成的穿孔中。
所述固態硬盤包括含有若干內存的PCB板。所述固定件系為一中空T字型體。所述固定件中空部具有螺紋。所述固定件中空部可依需求作不同直徑變化。所述固定件可為銅材、鋁材、鐵材、鋼材、塑料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上蓋與下蓋分別以沖壓方式制造,可提高更精準的精密度與更高的質量與韌性,以解決目前以鑄造生產一體成型的殼體所產生質量與精密度差及不良率高的問題。
有關本實用新型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現配合圖式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系本實用新型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1:系本實用新型立體示意圖。
圖2-2:系本實用新型另一立體示意圖。
圖3:系本實用新型殼體局部示意圖。
圖3-1:系本實用新型殼體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2:系本實用新型鉚合方式示意圖。
圖3-3:系本實用新型另一鉚合方式示意圖。
標號說明:
固態硬盤1????????????????上蓋10
固定件101、121、122
穿孔102、103、110、125、126
螺栓104??????????????????PCB板11
內存111??????????????????下蓋12
凹槽1221、112????????????固定座123
溝槽124????????????落差X、Y
孔徑Z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請同時參閱圖1所示:圖中可見本實用新型2.5吋固態硬盤殼體改良結構,系容置于各式數字產品中作為運算處理及儲存資料者,其中該固態硬盤1至少包含有:一上蓋10、一PCB板11及一下蓋12與若干固定件101、121、122所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亞特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亞特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2803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