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直流避雷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126450.0 | 申請日: | 2007-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22475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24 |
| 發明(設計)人: | 賈東旭;呂懷發;何計謀;朱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電力機械制造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C7/12 | 分類號: | H01C7/1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劉國智 |
| 地址: | 710077***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直流 避雷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壓電器保護設備,特別涉及一種超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換流站內換流閥保護用的直流避雷器。
背景技術
直流避雷器是直流輸電系統各種電器設備的重要保護裝置,其并聯于所保護的電器設備旁邊,用于防止所保護電器設備遭受雷電波及操作波沖擊。
目前所用無間隙金屬氧化物避雷器大多為交流系統用,其不能用于保護直流系統,而在超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中,由于在直流場中避雷器的運行特征不同于交流場,避雷器所承受的電壓波形為含有各次諧波的直流波形,因此直流避雷器在材料的選用、結構的設計等方面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800kV超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換流站內換流閥保護的專用直流避雷器,為此,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予是:
一種直流避雷器,包括屏蔽環、至少兩個避雷器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避雷器單元連接為上、下兩節,上節上端固定有上掛板;下節下端固定有下掛板,通過該上下掛板,避雷器可懸掛安裝;上、下掛板周圍以及避雷器單元上、下節連接處周圍均設置有所述的屏蔽環。
按照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的避雷器單元為四個,每兩個并聯組成一節。所述每個避雷器單元包括有絕緣筒、設置在絕緣筒外的傘裙、以及絕緣筒內垂直疊落的電阻片,絕緣筒上下兩端設置有端蓋將電阻片封裝在絕緣筒內。所述絕緣筒為玻璃絲和環氧樹脂制成的復合材料絕緣筒。所述的絕緣筒端蓋上設置有鋅環。在絕緣筒徑向兩側開有防爆孔。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避雷器采用了高絕緣性能環氧玻璃絲筒作為復合絕緣筒,并且避雷器內部采用灌封工藝,避雷器在端蓋處加鋅環等技術手段,其耐電強度高,局部放電量小,泄漏電流小,離子遷移量小,高的機械強度。保證了避雷器在直流電場下的長期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在防爆結構上,避雷器采用絕緣筒側面設置防爆孔壓力釋放結構,同時增大了氣體流通的截面積,減小了動作時延,保證了避雷器壓力釋放可靠、準確的動作。
附圖說明
圖1圖2分別為本實用新型避雷器的主視圖和俯視圖。
圖3為圖1中避雷器單元的剖視圖。
圖4為圖3中絕緣筒的剖視圖。
圖中:1、上掛板;2、屏蔽環;3、避雷器單元;4、下掛板;5、鋅環;6、端蓋;7、絕緣筒;8、傘裙;9、電阻片;10、防暴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一種用于保護直流系統換流站換流閥的直流避雷器,包括由上下掛板1、4,屏蔽環2和四個帶有硅橡膠傘裙8的避雷器單元3構成,在該結構中,每兩個避雷器單元3并聯組成一節并相互連接成上下兩節,上節上端和下節下端分別通過螺栓與上下掛板1、4連接,通過該上下掛板1、4,避雷器可懸掛安裝。上、下掛板1、4周圍以及避雷器單元3上、下節連接處周圍均設置有屏蔽環2。以上避雷器單元3根據避雷器容量的設計需要也可由八個組成,這樣就每四個并聯成一節。
如圖3所示,每個避雷器單元3包括有用玻璃絲和環氧樹脂制成的復合材料絕緣筒7、設置在絕緣筒外的傘裙8、以及絕緣筒7內垂直疊落的電阻片9。絕緣筒7上下兩端設置有端蓋6將電阻片9封裝在絕緣筒內,封裝采用絕緣膠罐封工藝。所述的絕緣筒端蓋6上還可設置有鋅環5,可防止兩端蓋6的電腐蝕。在防爆結構上,絕緣筒7徑向兩側開有防爆孔10,可使避雷器在意外故障情況下,安全釋放內部壓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電力機械制造公司,未經西安電力機械制造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2645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