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柔性版印刷封閉刮刀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126218.7 | 申請日: | 2007-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92142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30 |
| 發明(設計)人: | 李轉民;吳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北人印刷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F31/04 | 分類號: | B41F31/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羅笛 |
| 地址: | 714000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柔性 印刷 封閉 刮刀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印刷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柔性版印刷封閉刮刀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柔性版印刷機,上墨系統采用的形式一般由油墨斗、墨斗輥、遞墨網紋輥組成,或者由油墨斗、墨斗輥、遞墨網紋輥刮墨刀組成,墨斗儲藏油墨,墨斗輥與網紋輥摩擦對輥將油墨通過遞墨網紋輥傳于印版實現印刷,對于中低速印刷該種印刷遞墨方式可滿足大多數印刷品的要求,但是對于高速印刷則很難保證墨量的穩定性,不能滿足較高網線階調的單色及彩色印刷的要求。
作為代表包裝印刷世界潮流的柔印技術是21世紀最重要的印刷之一,在包裝材料的印刷中,柔性版印刷是目前世界上增長速度最快的印刷方式之一,柔印在印刷領域市場占有率方面已經具有超過平印和凹印的趨勢。柔性印刷技術在國外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尤其是它在改善環境等方面的優勢,已廣泛用于各類包裝印刷中。近年來,寬幅衛星式卷筒料柔性版印刷機可以達到300m/min以上的速度,套印精度能達到±0.1mm,作為傳統的膠輥上墨已遠不能滿足要求,這樣就需要有一種新的傳墨方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柔性版印刷封閉刮刀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高速印刷機很難保證墨量的穩定性,不能滿足較高網線階調的單色及彩色印刷要求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柔性版印刷封閉刮刀裝置,包括平移部分、轉動部分、密封部分,所述的平移部分包括安裝在兩邊墻板上的滑槽,滑槽中安置有滑塊,每個滑槽上設置有一個氣撐桿,包在氣撐桿外面的壓槽的同一端同時與滑槽連接,氣撐桿的另一端連接有推塊,推塊頂在滑塊上的凹槽內,壓槽的另一端壓下時扣在推塊上;滑塊上設置有限位柱,限位柱在滑槽的限位槽內水平滑動,一端的滑塊上安裝有轉軸芯a,另一端的滑塊上安裝有轉軸芯b。轉動部分包括轉軸,轉軸的一端設置有緊定把手,轉軸的另一端設置有緊固手柄,連接板通過連接拉手緊固在轉軸上,連接板與封閉腔連接;滑塊上設置有定位座和角度調節螺釘,滑塊上還設置有定位螺栓和壓力調節螺釘,轉軸上有限位圈。密封部分包括封閉腔,封閉腔通過墨泵將墨傳于網紋遞墨輥,并由回墨管路將余墨回流到墨桶,封閉腔的上端通過壓板螺釘與壓板連接,壓板與封閉腔的斜面之間設置有刮墨刀片,封閉腔的下端也與上端結構一樣對稱安裝有刮墨刀片,封閉腔的兩端頭安裝有側封套,側封套上安裝有擋墨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決高速柔印機印刷輸墨問題,該裝置能夠根據印刷品的質量要求,可以精確地設定正常印刷時的輸墨量,保持批量產品的色彩一致,提高了產品質量。
本實用新型還具有能夠快速改善柔版印刷質量、提高印刷速度、節省油墨或涂料、改善工作環境等,便于操作,節省了時間,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轉軸部分的前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密封腔腔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密封腔軸向和平移定位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擋的墨塊和側封套結構示意圖。
圖中,1、滑槽,2、滑塊,3、緊定把手,4、轉軸芯a,5、緊固螺栓,6、轉軸,7、緊固手柄,8、脹軸,9、轉軸芯b,10、限位柱,11、墻板,12、刮墨刀片,13、壓板螺釘,14、壓板,15、封閉腔,16、連接板,17、網紋輥,18、壓槽,19、氣撐桿,20、推塊,21、定位座,22、限位圈,23、定位螺栓,24、壓力調節螺釘,25、角度調節螺釘,26、擋墨塊,27、側封套,28、限位槽,29、連接拉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采用獨特的腔室結構及雙層封墨設計,輸墨效果更佳,更能節省油墨;有效地控制了油墨中溶劑的大量揮發,改善了工作環境,減少了空氣污染。由于油墨所在的大部分區域都是密封的,只有與網紋輥接觸的極小部分暴露在外,因此大大減少了溶劑的揮發量。
本實用新型封閉刮墨系統,去掉了傳統的上墨膠輥,墨斗,換用新型的封閉腔體,在封閉腔體上設置有上下兩個刮墨刀片以及兩端的密封塊,通過墨泵將墨傳于網紋遞墨輥,并由回墨管路將余墨回流到墨桶,形成循環給墨,封閉腔體由氣動或液壓使其與傳墨網紋輥充分接觸,并有相應的調節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北人印刷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陜西北人印刷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2621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