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錘塊的結構改良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25593.X | 申請日: | 2007-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15381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7 |
| 發明(設計)人: | 侯津津 | 申請(專利權)人: | 侯津津 |
| 主分類號: | A01K75/06 | 分類號: | A01K75/06;A01K95/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長興 |
| 地址: | 臺灣省***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構 改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綁設于漁網上的錘塊,尤其指其能利用內套管與外包覆層來防止內核直接與空氣或水做接觸,在使用時相對不會造成內核氧化、生銹,放置在水中亦不虞造成環境污染。
背景技術
按,傳統漁網用的錘塊,一般都是以鉛鑄件或鐵鑄件構成,這是因為鉛鑄件具有熔點低、易于被加工等特點,但也因為鉛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金屬,在使用時若經常與鉛鑄件做直接接觸,將會對人體造成不良的影響,且隨著環保意識的逐漸抬頭,一些國家將明令嚴禁鉛制品進口,而鐵鑄件則具有取材容易、制造成本低等特點,但也因為鐵鑄件容易氧化、生銹,而污染水源。即有業者在錘塊的外表面設置有將鉛或鐵與外界隔絕的包覆層,據此就能在使用時避免人體直接與鉛鑄件做接觸,且能減緩鉛或鐵對自然界的破壞。
如圖8所示,即為目前公知的錘塊結構,其主要是在錘塊(40)中央穿孔(41)與外表面分別利用第一次塑料射出與第二次塑料射出技術,而形成有內包覆層(42)與外包覆層(43),且該內、外包覆層(42)(43)相接融合,以避免外力作用下,即有外包覆層(43)或內包覆層(42)剝離出的現象產生。
惟,因為該公知的錘塊(40)需經過二次射出成型,才能形成有內、外包覆層(42)(43),故不僅生產、制作成本會較高,更因為射出時,需在二模具間做轉移,而使其生產速度會較慢,工藝將相對繁瑣,再者,當錘塊(40)射注內包覆層(42)時,若塑料未完全披覆,將因為其直接形成在穿孔(41)內,而不容易被查覺,使該錘塊(40)仍有內包覆層(42)破損,放置在水中相對會生銹而污染環境的顧慮。
如何針對上述公知錘塊結構所存在的缺點進行研發改良,實為相關業界所需努力研發的目標。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錘塊的結構改良,以克服上述公知技術中存在的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錘塊的結構改良,其錘塊內核中央的穿孔供一呈規格化的內套管插入后,再以塑料射出技術在內核外表射注有一層與外部空間相隔絕的外包覆層,且因為外包覆層系完全與內套管相接融合,所以將能防止在外力作用下,有外包覆層或內套管剝離出的現象產生;
由上述結構,就能在使用時,利用外包覆層與內套管的隔絕,來避免內核直接與空氣或水做接觸,相對能防止發生氧化、生銹的現象,放置在水中亦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所述錘塊的結構改良,其中錘塊內核以金屬材質經壓鑄,而一體成型出。
所述錘塊的結構改良,其中錘塊內核以金屬材質經擠制,而一體成型出。
所述錘塊的結構改良,其中內核為鐵制品。
所述錘塊的結構改良,其中內核兩側端緣均形成有導角,當外包覆層射注上后,將能構成一橄欖或圓形狀的美觀外型。
所述錘塊的結構改良,其中內套管一端具有凸緣,當內套管插入于內核的穿孔中時,將能令凸緣顯露在外,另一端相對伸出一適段,以供與外包覆層相接融合。
所述錘塊的結構改良,其中內套管配合一外蓋使用,該外蓋上并具有一凸緣,當內套管與外蓋分別由穿孔兩端插入時,將能令外蓋不具凸緣的一端崁入于內套管中。
所述錘塊的結構改良,其中內套管配合一外蓋使用,該外蓋上并具有一凸緣,當內套管與外蓋分別由穿孔兩端插入時,將能令內套管與外蓋的內方端相對接。
所述錘塊的結構改良,其中內套管設呈多段狀,并配合一外蓋組設使用。
對照公知技術,本實用新型的功效如下:
(一)本實用新型提供錘塊的結構改良,其錘塊的內核被內套管與外包覆層所密封住,故在使用時,就能避免內核直接與空氣或水做接觸,相對能防止發生氧化、生銹的現象,放置在水中亦不虞造成環境污染。
(二)本實用新型提供錘塊的結構改良,其錘塊僅需要一次射出就能制作完成,所以將能有效降低成本。
(三)本實用新型提供錘塊的結構改良,其內核不需要在兩模具間做轉換,故就能有效簡化制作流程,生產時將相對迅速。
(四)本實用新型提供錘塊的結構改良,其內套管插入前,可先檢查該內套管是否有破損,據此,就能有效防止瑕疵成品產生,使用時亦不用擔心內套管破損,造成錘塊生銹而污染環境。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組合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剖面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組合剖面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的組合剖面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再一實施例的組合剖面圖。
圖8:是公知的立體外觀暨局部剖面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侯津津,未經侯津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2559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制冷循環系統中的干燥過濾筒
- 下一篇:方便收縮耳機線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