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打印機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125346.X | 申請日: | 2007-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8003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02 |
| 發明(設計)人: | 曲之平;湯曉杰;楊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新北洋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J29/12 | 分類號: | B41J2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長明 |
| 地址: | 264209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打印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打印機。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打印機越來越普及,其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人們在對打印機的使用過程中,出于檢修、保養等原因,需要對打印機進行開蓋操作。傳統的打印機的開蓋機構,通常設置在打印機上面或前面。圖1為傳統的一種打印機的立體圖,如圖所示,打印機開啟扳手6設置在上蓋5外表面。為了安裝開啟扳手6需要在上蓋外表面設置安裝孔7,由于安裝孔7與扳手6之間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縫隙,使得打印機外面的細小物體或液體容易順著縫隙進入打印機的內部,影響打印機的正常運行,造成打印機故障,從而傳統的打印機不能適應廚房、室外等場合,打印機適應環境的性能差,對打印機的放置環境有較高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打印機,其具有防水、防塵功能,大大提高了打印機適應環境的性能。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打印機,包括上殼體、中殼體、開啟機構,所述開啟機構設置于上殼體的內部,所述中殼體與所述開啟機構對應處設置有凹槽。
其中,所述打印機還包括鎖緊機構,所述上殼體包括第一支撐架,所述開啟機構與鎖緊機構聯動,通過按壓所述開啟機構,鎖緊機構可轉動設定角度,所述開啟機構和鎖緊機構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架上,并可在垂直面內相對所述第一支撐架轉動,所述鎖緊機構與所述中殼體相鎖接。
其中,所述開啟機構與鎖緊機構相聯動為:
所述開啟機構的壓桿搭接在所述鎖緊機構的限位軸上。
其中,所述開啟機構與第一支撐架的連接方式為:
所述開啟機構上的第一固定孔與所述第一支撐架的連接桿安裝軸相配合。
其中,所述鎖緊機構與第一支撐架的連接方式為:
所述鎖緊機構的限位軸穿過所述第一支撐架的限位槽,轉軸依次穿過第一支撐架上的轉軸第二安裝孔、鎖緊機構上的轉軸第一安裝孔。
其中,所述中殼體上具有鎖緊部件,通過所述鎖緊機構的鎖鉤與所述鎖緊部件相鎖接。
其中,在所述第一支撐架和所述鎖緊機構之間設置有彈性件,所述彈性件的一端固定于鎖緊機構,另一端固定于第一支撐架。
其中,所述限位槽為弧形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打印機,具有以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打印機將打印機的開啟機構設置于打印機上殼體的內部,并在中殼體上與開啟機構對應處設置有凹槽,從而當用戶通過凹槽按壓開啟機構,以進行打印機上蓋開啟操作時,由于打印機上殼體的外表面沒有縫隙,使打印機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塵功能,方便了用戶對打印機的安放,大大提高了打印機適應環境的性能。
2、運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打印機,用戶只需將單手插入打印機中殼體的凹槽,并向上按壓開啟機構,即可實現打印機上殼體的開啟,因此,操作簡單方便,大大提高了打印機的開啟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的一種傳統打印機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打印機其上殼體局部剖切時的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打印機的開啟和鎖緊用相關機構的爆炸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打印機的開啟和鎖緊用相關機構的裝配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打印機開啟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打印機鎖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打印機整體裝配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打印機在上殼體鎖緊時,鎖緊機構與打印機中殼體的配合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參見圖2、圖3、圖4,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打印機的立體圖,圖3、圖4分別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打印機的開啟和鎖緊用相關機構的爆炸圖和裝配圖。打印機包括上殼體1、中殼體2和下殼體3。上殼體1包括第一支撐架10,所述第一支撐架10固定設置于上殼體1內部。在所述打印機中殼體2上與開啟機構40對應處設置有凹槽20,在用戶開啟打印機上殼體1時,用戶可以將其拇指插入凹槽20,以進行開啟操作。參見圖7,所述中殼體(2)包括第二支撐架(50),所述第二支撐架(50)固定設置于中殼體(2)的內部。
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打印機開啟和鎖緊用相關機構包括:開啟機構40、鎖緊機構41、轉軸42、拉簧4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新北洋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新北洋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2534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