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前擱腳踏板組合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24645.1 | 申請日: | 2007-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74001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18 |
| 發明(設計)人: | 熊定強;朱海榮;李世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J25/00 | 分類號: | B62J25/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0037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腳踏板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摩托車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摩托車前擱腳踏板組合。
背景技術
現有的前擱腳踏板組合,如圖3、圖4所示前擱腳踏板組合,包括前擱腳踏板3和前擱腳踏板支架1,該支架1由一塊豎板和一塊橫板組成,所述支架1豎板上鉸接有后制動踏板2,并且開有兩個車架連接孔1b,所述前擱腳踏板支架1橫板與所述前擱腳踏板3延伸出的連接塊通過螺栓連接固定。這種結構的前擱腳踏板支架1與前擱腳踏板3之間采用的是螺栓連接,而前擱腳踏板支架1與車架之間也是直接通過螺栓連接的,它們相互之間都是采用的硬連接,在行駛過程中,車架的振動直接傳給了前擱腳踏板3,從而導致駕駛員腳發麻,舒適性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減震功能,提高駕駛舒適性的前擱腳踏板組合。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前擱腳踏板組合,包括前擱腳踏板和前擱腳踏板支架,該支架由一塊豎板和一塊橫板組成,橫板一端焊接在豎板的中部,所述支架豎板上鉸接有后制動踏板,并且開有兩個車架連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擱腳踏板通過定位銷裝在所述支架橫板上,在前擱腳踏板與前擱腳踏板支架之間的定位銷上套有平墊圈;所述兩個車架連接孔內裝有減震套。所述定位銷穿過前擱腳踏板支架橫板,伸入前擱腳踏板內,其外端頭開通孔,穿有開口銷加以固定,所述兩個車架連接孔內還裝有內襯管和外襯管,所述減震套套在內、外襯管之間摩托車在行駛過程中車架傳來的振動先通過前擱腳踏板支架上的車架連接孔內的減震套減震,再傳遞給前擱腳踏板時通過連接塊和前擱腳踏板之間套在定位銷上的平墊圈再次減震。通過兩次減震,使車架傳過來的振動變得很小,駕駛的舒適性大大提高,同時提高各組件的使用壽命。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具有構思巧妙、結構簡單、實施容易等特點,同時摩托車在行駛中又達到很好的減震效果,提高了機構中各組件的使用壽命,大大提高了駕駛員的舒適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背景技術的主視圖;
圖4是圖3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前擱腳踏板組合,包括前擱腳踏板3和前擱腳踏板支架1,該支架1由一塊豎板和一塊橫板組成,所述支架1豎板上鉸接有后制動踏板2,并且開有兩個車架連接孔1b,其關鍵在于:所述前擱腳踏板3通過定位銷7裝在所述支架1橫板上,在前擱腳踏板3與前擱腳踏板支架1之間的定位銷7上套有平墊圈8;所述兩個車架連接孔1b內裝有減震套6,所述定位銷7穿過前擱腳踏板支架1橫板,伸入前擱腳踏板3內,其外端頭開通孔,穿有開口銷加以固定。所述兩個車架連接孔1b內還裝有內襯管4和外襯管5,所述減震套6套在內、外襯管4、5之間。螺栓穿過車架連接孔1b內裝的內襯管4將整個前擱腳踏板組合連接在車架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2464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粉末介質調節閥
- 下一篇:人體穴位電阻值檢測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