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摩托車正置式前減震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124314.8 | 申請日: | 2007-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46749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16 |
| 發明(設計)人: | 張興海;李植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渝安創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K25/08 | 分類號: | B62K25/08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海華 |
| 地址: | 400037重慶市沙坪***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摩托車 正置式前 減震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摩托車減震器,特別涉及一種摩托車正置式前減震器。
背景技術
摩托車減震器的目的是減緩運動沖擊,提高騎乘舒適性和安全性。目前通常的摩托車正置式前減震器結構如圖3所示,它包括底筒1、前叉管2和活塞管3,三者相互間形成腔I11、腔II12和腔III13。減震器阻尼力形成的基本原理主要是:當前叉管2相對底筒1向上運動時(復原運動),油液由腔I11和腔II12通過流通孔10流向腔III13,其中腔II12中的油液通過活塞管3上的阻尼孔9流向腔I11與腔I11中的油液匯流后共同流向腔III13。根據小孔截流原理,在油液通過阻尼孔9時形成減震器的阻尼力,由此減緩運動沖擊。前叉管2相對底筒1向下運動時(壓縮運動),液流方向相反,阻尼力產生原理相同。
現有技術的阻尼孔9直接開在活塞管3管壁上并與管壁垂直,只具有油液通過作用而無液流導向作用,腔I11的液流會與腔II12的液流形成相互干擾。具體表現為:高速運動時,腔I11的液流通過活塞管內孔流向腔III13時,高速運動的液流會對活塞管的阻尼孔9及從腔II12通過阻尼孔9流出的液流形成沖擊及阻礙作用,同時腔II12流出的油液也會對腔I11流過的油液形成干擾,影響阻尼力的穩定,造成阻尼力大小波動。同時也阻礙了油液流向腔III13,使腔III13得不到油液的及時補充,形成真空。這樣的結果會導致前叉管2由復原運動突然向壓縮運動轉變時出現空程現象(無阻尼力或阻尼力很小,越是高速這種狀況越明顯)。在前叉管2相對底筒1向下運動時(壓縮運動),腔III13的油液通過活塞管流向腔I11和腔II12(此時單向流通閥5壓縮時打開,油液也通過單向流通閥5由腔III13流向腔II12,但不足以補充腔II12的油液,大量油液也需要通過阻尼孔9流向腔II12形成壓縮阻尼力)。由于主要液流方向是從腔III13通過活塞管3內孔流向腔I11,而腔II12的油液只能靠前叉管2相對底筒1向下運動時所形成的負壓將油液吸入腔中,由于腔III13內有真空,因此腔II12中必然會出現油液吸入不足而產生真空現象,這樣的結果會導致前叉管2由壓縮運動突然向復原運動轉變時出現空程現象(無阻尼力或阻尼力很小,越是高速這種狀況越明顯),從而影響減震效果,降低騎乘的舒適性和安全性。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的一種液流互不干擾、可避免在復原和壓縮初期出現空程現象的摩托車正置式前減震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摩托車正置式前減震器,包括底筒、前叉管和活塞管,三者相互間形成腔I、腔II和腔III,在活塞管上設有阻尼孔,阻尼孔將腔I和腔II連通,在阻尼孔內設有導流閥,導流閥伸入腔I且開口豎直向下。
本實用新型由于在活塞管原阻尼孔上設置了一開口向下的導流閥,前叉管復原運動時,腔II的油液通過導流閥的導流轉向,與腔I的油液流動方向保持一致而不產生相互干擾和阻礙的現象,使油液順利的進入腔III,避免了腔III真空的形成而導致復原初期的空程現象,也避免了壓縮初期的空程現象,這樣更有利于阻尼力的穩定。前叉管壓縮運動時,運動的油液會通過導流閥的導向作用和腔II的負壓雙重作用而流向腔II,這樣避免了真空的出現而不會出現復原初期的空程現象。由此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能大大改善減震器的減震效果,提高了摩托車騎乘的舒適性、穩定性和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圖1局部放大圖;
圖3-現有技術結構示意圖。
圖中箭頭表示前叉管復原運動時的液流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渝安創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重慶渝安創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2431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以霞水母為原料制備高純度高粘度膠原蛋白的工藝
- 下一篇:廢鋼軌解體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