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彎梁摩托車的車身側蓋安裝結構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720123918.0 | 申請日: | 2007-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49684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冉永紅;周玉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宗申技術開發(fā)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J17/00 | 分類號: | B62J17/00;B62J23/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張景根 |
| 地址: | 400039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摩托車 車身 安裝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摩托車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彎梁摩托車上車身覆蓋件安裝結構的改良設計。
背景技術
摩托車的車身覆蓋件不僅用來遮蓋車架及車架上安裝的摩托車配件,而且還對摩托車的整體造型及外觀裝飾起著重要作用。為了對車身進行分型并便于模具制造,摩托車的車身通常由不同形狀的多塊覆蓋件組裝而成。在現(xiàn)有彎梁摩托車上,車身側的覆蓋件由擋風板、尾板及側蓋組成,擋風板與尾板前后相連,側蓋配合于擋風板與尾板相連處的下方,側蓋前端下邊緣還與發(fā)動機側蓋相配合。在尾板的下邊緣設置有用來包圍后減震器及生成尾燈安裝支耳的翻邊,為了使側蓋與尾板翻邊之間裝配時合縫,在現(xiàn)有彎梁摩托車上,裝配時側蓋是從前往后使側蓋上的掛鉤及限位卡分別進入尾板上的掛鉤槽及限位卡槽的,因此車身側蓋與發(fā)動機側蓋之間以及車身側蓋與擋風板之間的配合間隙較大;由于擋風板與發(fā)動機側蓋之間的空間較小,采用這種裝配方式操作起來很不方便,而且使擋風板與側蓋之間無法做連接結構,再加上擋風板與尾板相連的尖角處較薄,擋風板尖角處易翹起,影響了摩托車的整體外觀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經(jīng)過改進設計的摩托車的車身側蓋安裝結構,此安裝結構不僅使裝配操作更方便,而且使車身側蓋與擋風板及發(fā)動機側蓋之間的合縫質量符合設計要求,提高了整車外觀質量。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彎梁摩托車的車身側蓋安裝結構,包含車身側蓋、尾板及擋風板,尾板與擋風板之間設有搭接結構并通過緊固件相連,車身側蓋上設有掛鉤、限位卡分別與尾板上的掛鉤槽、限位卡槽相連,擋風板與尾板相連的尖角處設有限位卡槽,車身側蓋前端上邊緣設有與該限位卡槽相配的限位卡,車身側蓋上掛鉤的鉤部朝向車頭方向,尾板上的掛鉤槽及限位卡槽均為前小后大的契形槽。
由于將車身側蓋上的掛鉤設置為鉤部朝向車頭方向,并且尾板上的掛鉤槽及限位卡槽均為前小后大的契形槽結構,車身側蓋可從后往前進行裝配,從而可以確保車身側蓋與擋風板及發(fā)動機側蓋之間的合縫質量符合設計要求,而且裝配操作更方便一些。車身側蓋與擋風板之間設置了限位卡槽連接結構,使車身側蓋、尾板及擋風板中兩兩之間均有了連接結構,可有效防止擋風板尖角處翹起,提高了整車的外觀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車身側蓋1、尾板2及擋風板3正面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尾板2與擋風板3的背面分解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裝配好后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彎梁摩托車的車身側蓋安裝結構,包含車身側蓋1、尾板2及擋風板3,尾板2與擋風板3之間設有搭接結構并通過螺釘或螺栓相連,車身側蓋1上設有掛鉤1a、1b對應與尾板2上的掛鉤槽2a、2b相連,車身側蓋1上設有限位卡1c與尾板2上的限位卡槽2c相連,擋風板3與尾板2相連的尖角處設有限位卡槽3a,車身側蓋1前端上邊緣設有與該限位卡槽3a相配的限位卡1d,車身側蓋1上掛鉤1a、1b的鉤部朝向車頭方向,尾板2上的掛鉤槽2a、2b及限位卡槽2c均為前小后大的契形槽。采用上述結構后,車身側蓋1可從后往前進行裝配,從而可以確保車身側蓋1與擋風板3及發(fā)動機側蓋4之間更合縫,而且裝配操作更方便一些,其裝配后的合縫效果參見圖3。由于在車身側蓋1與擋風板3之間增加了連接結構,從而可有效防止擋風板3尖角處翹起,提高了整車的外觀質量。
從圖2可看出:擋風板3上的限位卡槽3a是從擋風板3底面成一體延伸出的U形槽,由于擋風板3與尾板2相連接的尖角處較薄,采用延伸出的U形槽結構更易于成型和裝配。在圖3中,車身側蓋1與尾板2和擋風板3裝配好后,車身側蓋1上的限位卡1d(圖中虛線所示)位于尾板2與擋風板3相連尖角處的下方,將尾板2尖角處向上托起,從而使尾板2與擋風板3之間配合更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宗申技術開發(fā)研究有限公司,未經(jīng)重慶宗申技術開發(fā)研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2391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用于垃圾焚燒爐的自動清潔往復爐排
- 下一篇:高樁承臺塔吊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