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組合式永磁多極同步發電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23502.9 | 申請日: | 2007-0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18378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0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峰;鮮繼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峰 |
| 主分類號: | H02K21/16 | 分類號: | H02K21/16;H02K1/1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海華 |
| 地址: | 400716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合式 永磁 多極 同步 發電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極同步發電機,特別是一種組合式永磁多極同步發電機。
背景技術
多極發電機最大的優點就是能減小發電機的體積,節約大量的貴重金屬。現有技術中,多極發電機定子的鐵芯是由整片硅鋼板沖裁、疊壓成型的,線槽沿圓周等距離分布,繞組繞制于線槽鐵芯上。整體結構的定子鐵芯存在以下不足:1、定子上的電樞繞組繞制困難,特別是8對極以上的多極電機,繞制工藝難度大,生產效率低;2、定子鐵芯整體沖裁,丟棄的邊角余料較多,材料利用率低,故制造成本相對較高。基于現有技術整體結構的定子鐵芯結構復雜,生產成本相對較高,故小型發電機上很少采用多極結構,只是在大型機組上采用較多一些。
近年來,日本雅瑪哈和本田公司相繼推出小型永磁變頻發電機組,深受歐、美等國的歡迎,該類型的電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效率高、結構相對簡單等優點。其結構為永磁式多極同步發電機,定子部分同樣存在制造工藝復雜,材料消耗大等問題,如何簡化加工工藝和降低制造成本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于加工、成本降低的組合式永磁多極同步發電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組合式永磁多極同步發電機,由飛輪(轉子)和定子構成。磁鋼分布于飛輪體上,形成勵磁磁場。定子鐵心由若干彼此獨立的單體鐵芯組成,每個單體鐵芯繞制成一個繞組,三相繞組分別繞制于單體鐵芯上,并按三相繞組的要求排列,通過底板和壓板組合成一個完整定子繞組。
進一步地,所述單體鐵芯兩側設有半球形凸起和與半球形凸起對應的半球形凹坑,組合時,單體鐵芯相互之間環環嵌扣連接,增強了組合式多極電機的整體性。
本實用新型由于鐵芯為單體結構,彼此獨立,每個單體鐵芯上的繞組可以獨立繞制,故在保證發電機性能的前提下,大大減化了生產工藝,便于加工,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單體鐵芯較整體結構而言,便于沖壓,對鋼板的大小要求降低,有利于邊角余料的利用,使同樣的材料可以生產出更多的產品來,節約鐵芯材料高達40%,生產成本得以大幅下降。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圖1中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針對多極發電機繞組繞制困難和成本高這一問題,提出采用組合式多極發電機,其結構如圖1所示,它包括飛輪體1、點火磁鋼2、單極定子鐵芯3、磁鋼7、單極繞組、底板5、壓板6和鉚釘4等,磁鋼7設于飛輪體1上,定子由若干彼此獨立的單體鐵芯3組成,三相繞組分別繞制于單體鐵芯3上,單體鐵芯3沿圓周等距離安放于底板5和壓板6之間,通過鉚釘4將單體鐵芯3、底板5和壓板6三者固定,形成一個整體定子。電機繞組分體繞制,然后整體組合,這樣就能夠在保證發電機性能的前提下,達到減化工藝、降低成本的目的。單體鐵芯的數量為3n,其中n值取決于電機的磁極對數,從圖上可以看出,本實施例的磁極對數為10,即電機定子由30個單體鐵芯組成。由10個單體繞組構成一相繞組,30個單體繞組構成三相繞組。
進一步地,所述單體鐵芯一側設有半球形凸起,另一側設有與之對應的半球形凹坑,單體鐵芯兩兩之間通過半球形凸起和半球形凹坑嵌扣連接,這樣可以在減少鉚釘數量的前提下保證連接牢固,而原來每一個單體鐵芯需要一顆鉚釘,30個單體鐵芯就需要30顆鉚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峰,未經劉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2350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