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全輪驅動混合動力汽車的驅動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23450.5 | 申請日: | 2007-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02503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09 |
| 發明(設計)人: | 楊亞聯;任勇;秦大同;葉心;周安健;蘇嶺;胡明輝;趙川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1/02 | 分類號: | B60K1/02;B60K6/485;G05B19/418;H04L12/40 |
| 代理公司: | 重慶華科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23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驅動 混合 動力 汽車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動汽車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全輪驅動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
背景技術
混合動力汽車兼備了純電動汽車和常規動力汽車的優點,相對常規動力汽車具有優良的動力性、燃油經濟性和排放性能,是目前國內外新型汽車動力傳動系統研發的重點之一,各大汽車公司均開展了混合動力汽車技術的研發,各種混合動力汽車相繼面世,并得到了用戶和市場的廣泛關注。
全輪驅動混合動力汽車可以實現四輪驅動,提高了通過性;前后橋均可回收再生制動能量,提高了再生制動時的能量回收率;可以實現動力不中斷換檔,提高了整車動力性和換檔平順性;已經成為混合動力汽車研發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現有的全輪驅動混合動力系統中,美國專利US?6,383,114?B1涉及到豐田公司一種THS-C四輪驅動混合動力傳動系統,具體應用在豐田ESTIMA混合動力車上,前輪驅動采用了行星排帶CVT的混合動力傳動系統,結構較復雜,成本相對較高。美國專利US?6,334,498B1涉及到一種前輪采用AT,后輪采用電驅動后橋的傳動系統,因為前輪傳動系統沒有電機,系統的混合度不高,性能相對較差。美國專利US?2006/0011395?A1涉及到豐田公司一種前輪采用行星排、兩個電機,后輪采用電驅動后橋的傳動系統,具體應用在豐田LEXUS混合動力車上,該系統應用了3個主電機,系統較復雜,成本相對較高。美國專利US?2003/0085062A1涉及到在采用分動箱的四輪驅動系統中加入了電機構成的混合動力系統,其中四輪驅動采用機械連接,兩輪/四輪驅動的選擇要采用機械式的分動箱來切換。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滿足全輪驅動混合動力傳動系統的需要,克服上述已有全輪驅動混合動力技術的不足,設計出一種ISG型全輪驅動混合動力汽車的驅動系統,滿足全輪驅動混合動力系統驅動的要求。
在文獻查閱中,還沒有發現一種前輪采用ISG電機、發動機、自動離合器或AMT自動變速器構成的傳動方式,后輪采用電驅動后橋方式構成的全輪驅動混合動力驅動系統。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全輪驅動混合動力驅動系統主要包括ISG電機、發動機、自動離合器或AMT自動變速器、后輪驅動電機、后輪驅動減速/差速器等。前輪驅動采用發動機、曲軸安裝的盤式ISG電機和自動離合器或AMT自動變速器,盤式ISG電機安裝于發動機和自動離合器或AMT自動變速器之間;后輪驅動采用后輪驅動電機、后輪驅動減速/差速器構成的電動后橋,前后輪驅動系統共同構成了ISG型全輪驅動混合動力傳動系統。所述發動機連接有發動機控制器ECU,用于控制發動機,ISG電機連接有前輪ISG電機控制器IPU1,控制前輪ISG電機,自動離合器或AMT自動變速器連接有自動離合器或AMT自動變速器控制器TCU,后輪驅動電機連接有后輪驅動電機控制器IPU2,這些控制器與混合動力系統控制器HCU、整車信息顯示器DCU、防抱死控制器ABS、電池管理系統BCM作為整車CAN控制局域網的節點,共同構成混合動力整車驅動控制系統。
本驅動系統實現驅動方法包括停車模式、啟動模式、停車發電模式、發動機驅動模式、電動驅動模式、電動機助力模式和再生制動模式7種模式共14種工況。通過CAN控制局域網、多個控制器和動力傳動系統,便可以對全輪驅動混合動力系統電機、發動機的運行狀態和運行特性進行控制,實現整車系統的協調運行。
本實用新型和其它全輪驅動混合動力傳動方案相比,前輪驅動采用了發動機、曲軸安裝的盤式ISG電機和自動離合器/AMT自動變速器,后輪驅動采用了后輪驅動電機、后輪驅動減速/差速器構成的電動后橋,前后輪驅動共同組成了全輪驅動混合動力系統,整個傳動方案相對簡單有效,成本相對較低,易于工程實現,系統具有并聯、串聯和混聯驅動模式,有純電動工況,能夠獲得較理想的整車匹配控制效果。
附圖說明
圖1全輪驅動混合動力驅動系統結構原理圖
圖2全輪驅動混合動力驅動系統工況切換示意圖
圖3全輪驅動混合動力驅動系統工況1原理圖
圖4全輪驅動混合動力驅動系統工況2原理圖
圖5全輪驅動混合動力驅動系統工況3原理圖
圖6全輪驅動混合動力驅動系統工況4原理圖
圖7全輪驅動混合動力驅動系統工況5原理圖
圖8全輪驅動混合動力驅動系統工況6原理圖
圖9全輪驅動混合動力驅動系統工況7原理圖
圖10全輪驅動混合動力驅動系統工況8原理圖
圖11全輪驅動混合動力驅動系統工況9原理圖
圖12全輪驅動混合動力驅動系統工況10原理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2345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