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LED驅動電源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23346.6 | 申請日: | 2007-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0121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02 |
| 發明(設計)人: | 周雒維;黎平;羅全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5B37/00 | 分類號: | H05B37/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慶民 |
| 地址: | 400044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led 驅動 電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市電輸入照明的LED驅動電路。
背景技術
擁有高效、節能、環保、長效等優良特點的LED產品即將成為當今世界新一代光源。而現階段LED產品驅動電路轉換效率低下,器件的發熱、輻射仍產生了大量的功耗,并且成本居高不下,是制約其發展的瓶頸之一。例如,用于市電輸入照明的LED驅動電源,很多采用交流輸入電容降壓和工頻變壓器降壓的AC/DC電路。該驅動電源體積過大,而且輸出穩壓性能差。或者用高頻開關電源來驅動,這種方式可以使驅動電源體積較小,也可以獲得較好的輸出穩壓特性,但電路相對復雜,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不僅電路結構簡單、成本低,而且體積小、輸出穩定性好的LED驅動電源。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一種LED驅動電源,該電源包括有其交流側連接在市電一端、其直流側連接在的LED光源一端的整流橋。本實用新型的改進之處是,在整流橋的正負輸出端之間連接了包括有一個三端穩壓器和一個功率開關管的斬波電路,有一個輸出電容并聯在該斬波電路輸出端之間。其中:三端穩壓器的負極連接在該整流橋負極輸出端與該功率開關管的輸入端之間,功率開關管的輸入端連接在輸出電容的負極;在該功率開關管的輸出端與控制端之間并聯有一個鉗壓二極管,該功率開關管的控制端與該鉗壓二極管的正極通過一個分壓電阻連接在整流橋的正極輸出端,該功率開關管的控制端又通過一個限流電阻與該三端穩壓器的正極連接;一個三極管的集電極和發射極分別連接在該限流電阻與該三端穩壓器正極之間的節點處與功率開關管的輸出端與鉗壓二極管負極之間的節點處,該三極管的基極通過各一個分壓檢測電阻分別與三端穩壓器的控制極和整流橋的負極輸出端連接,該三端穩壓器U1的控制極又通過另一個分壓檢測電阻與該整流橋的正極輸出端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如下(其工作過程,在“具體實施方式”中再作介紹):
與現有的交流輸入電容降壓和工頻變壓器降壓的AC/DC電路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體積小,而且輸出穩壓性好。與現有的高頻開關電源的驅動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電路相對簡單,制造成本低,而且在全電壓范圍內輸出穩定。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原理圖
圖2a——增加有buck降壓電路的本實用新型原理圖
圖2b——圖2a中雙點劃線框住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3——圖1的電路原理圖的輸出電壓波形圖
圖4——圖1的電路原理圖的輸入電流波形圖
圖5——圖2的電路原理圖的輸出電壓波形圖
圖6——圖2的電路原理圖的輸入電流波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LED驅動電源(參考圖1)。該電源包括有其交流側連接在市電一端、其直流側連接在的LED光源一端的整流橋。在整流橋的正負輸出端之間連接了包括有一個三端穩壓器U1和一個功率開關管Q1的斬波電路,有一個輸出電容C1并聯在該斬波電路輸出端之間。其中,三端穩壓器U1的負極連接在該整流橋負極輸出端與該功率開關管Q1的輸出端之間,功率開關管Q1的輸入端連接在輸出電容C1的負極;在該功率開關管Q1的輸出端與控制端之間并聯有一個鉗壓二極管ZD1,該功率開關管Q1的控制端與該鉗壓二極管ZD1的正極通過一個分壓電阻R2連接在整流橋的正極輸出端,該功率開關管Q1的控制端又通過一個限流電阻R4與該三端穩壓器U1的正極連接;一個三極管Q3的集電極和發射極分別連接在該限流電阻R4與該三端穩壓器U1正極之間的節點處與功率開關管Q1的輸出端與鉗壓二極管ZD1負極之間的節點處,該三極管Q3的基極通過各一個分壓檢測電阻(R3、R7)分別與三端穩壓器U1的控制極和整流橋的負極輸出端連接,該三端穩壓器U1的控制極又通過另一個分壓檢測電阻R1與該整流橋的正極輸出端連接。
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三端穩壓器U1選用TL431CP、三極管Q3選用9011、鉗壓二極管ZD1的電壓為16V。
進一步講,在輸出電容C1的兩端并聯上相互串聯的三個穩壓二極管(ZD2、ZD3、ZD4)。當斬波電路出現故障時,穩壓二極管保證輸出不過壓,可以保護LED不受損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未經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2334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壓功率集成電路隔離結構
- 下一篇:氣囊式防逆流吸氧胃管





